說管承,管承就到。
隻見有幾十艘艦船靠近了登瀛縣,旗艦艦首有一將在船頭迎風而立,正是管承。
管承一看港口這麼多船隻,馬上明白是太史慈來了。
於是,管承大呼道:“將軍,我把倭王捉回來了!”
管承邊喊著,邊讓船隻靠岸,而後立馬從船上跳下,往登瀛縣城跑去。
等到了縣裏,太史慈正等著他呢。
“將軍,倭王!”管承激動地喊道。
太史慈立馬給了管承腦瓜一下。
“什麼倭王,這裏隻有一個王,快跟我去見晉王!”太史慈沒好氣道。
“晉王?”管承滿臉問號,他因為常駐在瀛州,消息沒那麼靈通。
“就是冠軍侯!”太史慈道。
“主公稱王啦!”管承激動道,自家主公稱了王,怎麼也有些獎賞給自己吧。
接著,太史慈領著管承去拜見了李昭。
“拜見晉王!”管承見到李昭,撲通一跪,叩首道。
“起來吧。”李昭道。
“你這些年負責征倭,辛苦了。”李昭勉勵道。
“為晉王效力,何來辛苦之說!”管承一臉忠誠道。
但要說辛苦,管承倒也真不辛苦。
雖然管承隻有一千人,但倭人是真的拉垮。
還處於原始部落的倭人,連像樣的裝備都沒有,管承打他們簡直就是打小朋友一樣。
更不要說倭人有幾十個部落,都自稱一國,什麼狗奴國、鬼奴國、彌奴國等等,這讓管承痛刷了一波戰績,以後要是史書說起,就會說管承率領千人連滅倭人三十餘國。
當然,這其中的含金量很低,比不上在大漢內攻下敵方一個縣。
“以後,我任命你為瀛州牧,你就協助陳刺史掌管瀛州軍事吧。”李昭對管承說了新上任的瀛州刺史陳登昭,而後任命管承道。
李昭倒是記得管承的名字,後世史書上有一筆,是青州的海賊,發展的初具規模,對曹操降而複叛,讓曹操出動了兩個五子良將張郃和樂進,再加上李典前去征討,結果卻還是讓管承逃到了海上。
總的來說,管承能力談不上多出眾,但來對付瀛州上的倭人和原住民,那是絕對夠用了。
雖然管承如今資曆尚淺,但李昭還是任命他為瀛州牧,以此來表彰他征倭的功績。
其實主要還是因為瀛州還是過於荒涼了,雖然瀛州牧聽起來很厲害的樣子,但要是李昭任命了他的那些老部將,那他怕不是以為自己得罪了李昭,被流放到了這麼個破島上。
管承沒有這些個顧慮,本來他出身就低,能做到這個位子已經感天謝地了。
“多謝晉王厚恩,我一定好好征服那些島夷!”管承磕頭謝恩道。
接著,管承又想起了什麼似的,突然又道:“對了,晉王,我此番回來,捉了倭人的偽王,特來獻於晉王!”
“哦?”李昭聽這一說,沒什麼興趣,畢竟這倭人的國王沒有多少含金量。
“晉王,這可是倭人最大國家——邪馬台國的王了!”管承見李昭不重視,又解釋道。
“嗯!帶上來。”李昭重視了。
管承便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