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子宮因素所致不孕 (3)(1 / 3)

第四章

子宮因素所致不孕

(3)

3.蔡小蓀治療子宮肌瘤

在月經淨後,以養陰軟堅為主,縮小軟化子宮肌瘤。其基本方為:生牡蠣15g,生鱉甲15g,生龜板15g,昆布12g,海藻12g,貫眾12g,土貝母15g,夏枯草12g。若大便溏薄,原方去昆布、海藻,加白術9g,山藥12g。或頭暈目眩,加製何首烏12g,枸杞子12g。若心悸,加麥門冬9g,五味子6g。若心煩失眠,加棗仁12g,蓮子肉12g。若自汗盜汗,加生龍骨15g,浮小麥15g。若胸悶痰多,加旋覆花6g,橘皮6g。若胃納欠佳,加扁豆9g,炒穀芽15g。若口渴思飲,加北沙參12g,川石斛12g。若消化不良,加木香6g,炙雞內金9g。若下腹隱痛,加製香附6g,蘇梗6g。若白帶量多,加沙苑子9g,芡實12g。若腰痛腿酸,加川續斷12g,桑寄生15g。若四肢抽搐或麻木,加木瓜9g。若血虛腸燥,加柏子仁15g,瓜蔞仁12g。若腸熱便秘,加天花粉12g,知母9g。若小便頻數,加覆盆子9g,山藥12g。

(四)常用中成藥

1.桂枝茯苓膠囊

適用於瘀血型子宮肌瘤患者。每次2丸,3/d。

2.百消丹

適用於氣滯血瘀痰結子宮肌瘤患者。每次3粒,3/d。

3.鹿茸大補丸

適用於腎虛宮寒證患者。每次1丸,2/d。

4.金匱腎氣丸

適用於腎氣不足型子宮發育不良患者。每次1丸,2/d。

5.六味地黃丸

適用於腎陰不足型子宮發育不良患者。每次1丸,3/d。

(五)單方驗方

1.軟堅消瘤丸

夏枯草30g,莪術、三棱、浙貝母、牡丹皮、當歸各9g,橘核、丹參、海藻、昆布、海蛤殼、白薇各15g,雞血藤、乳香、沒藥各6g。軟堅散結,行氣活血,用於胞宮腫塊,月經失調,痛經等症。

2.散聚湯

杏仁、陳皮、檳榔、半夏、茯苓、桂心、當歸、甘草。除濕化痰,散結消症,用於濕痰內阻型子宮肌瘤。

3.行氣方

當歸、香附、菟絲子各15g,牡丹皮12g,紅花10g,丹參、益母草、葛根各30g,川牛膝、沉香各10g,杜仲、川續斷各24g。水煎服,每天1劑,於經前1周開始服,連服7劑,共服3個月,孕後停服。用於子宮發育不良患者的治療。

4.毓麟珠

黨參12g,白術10g,當歸、熟地黃各12g,枸杞子15g,菟絲子、鹿角霜、龜板、仙靈脾、香附各12g。用於子宮發育不良患者。

5.溫腎湯

熟地黃、白術、當歸、枸杞子、炒杜仲各15g,肉桂、淫羊藿各10g,蛇床子、製香附片各6g,巴戟天、肉蓯蓉、山茱萸、炒韭菜子各12g。水煎溫服,每天1劑,連服2個月後,改為每月服6~9劑,6個月為1個療程,經期停服。用於子宮發育不良月經失調患者。

6.軟堅湯

炙鱉甲9g,炙龜板9g,牡蠣15g,水蛭7g,土鱉蟲7g,桂枝10g,牡丹皮10g,赤芍10g,茯苓10g,炒桃仁12g,知母10g,黃柏10g,甘草6g。水煎分2次服。用於子宮肌瘤患者。

7.子宮肌瘤方

黨參25g,黃芪25g,白術15g,丹參15g,夏枯草15g,半支蓮20g,赤芍15g,莪術15g,仙鶴草20g,山楂15g,海藻20g,白花蛇舌草20g,貫眾15g。每天1劑,分3次服,連服3個月為1個療程。

8.除症湯

藿香、香附、三棱、益智仁、莪術、半夏各10g,甘草15g。除症止痛,用治婦人腹中有塊。

(六)針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