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子宮因素所致不孕 (3)(2 / 3)

1.體針

(1)子宮發育不良患者

取穴:①中極、大赫、血海、三陰交。②水道、中極、歸來、三陰交。③歸來、大赫、曲骨、血海。④三陰交、關元、水道。

操作:4組穴位輪流針刺,1組/d,連續6~7d,用平補平瀉法,留針30min。

(2)子宮肌瘤患者

取穴:足三裏、三陰交、地機、陰陵泉均雙側。

操作:運用平補平瀉使之得氣,然後囑患者慎守勿失,讓患者以意引氣,氣至病所。每次留針20~30min,隔天1次,10次為1個療程。

2.耳針

耳穴:子宮、內分泌、卵巢、肝、腎。

操作:耳穴探測儀探準所需穴位,用75%乙醇棉球消毒耳部,膠布固定王不留行子於穴位,每天按壓穴位3~5次。每2天換帖1次,10次為1個療程。適用於子宮發育不良患者。

3.電針

取穴:雙側子宮穴為主。

操作:針前排空膀胱,直刺0.8~1.5寸,斜刺時1.5~2.5寸,針感向會陰部放射,然後針柄接G6805脈衝電針機,疏密波,通電20min,經期停電刺激。適用於子宮肌瘤患者。

4.燈芯灸

取穴:關元、氣海、三陰交、腎俞。

操作:燈芯灸,1/d,10d為1個療程。適用於腎虛型子宮發育不良患者。

5.穴位注射

取穴:子宮、三陰交、中極、關元、血海等穴位。

操作:每日取2個穴位,每穴每次注射己烯雌酚、黃體酮混合液0.1~0.2ml,4d為1個療程。適用於子宮發育不良患者。

6.火針

取穴:中極、關元、水道、歸來。

操作:火針選用鎢錳合金材料製成長2寸、粗0.8mm的針具。用止血鉗夾住95%乙醇浸泡過的棉球,點燃後,針尖在火焰上1cm處加熱約5s,以針體前3cm處呈鮮紅為度,將針快速地刺入穴位,快速出針。腹部穴位針刺深度為3cm,留針15~20min。每周3次,12次為1個療程。適用於子宮肌瘤患者。

(七)西醫治療

1.子宮畸形或發育不良

多采用手術方法矯治生殖器官畸形,合並泌尿道畸形的同時予以矯治。子宮發育不良應用激素促進子宮發育。多用人工周期,如:倍美力0.625mg口服,從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連服20d,後10d加用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5mg或從第16天開始用黃體酮,每天20mg肌內注射,連用5d,停藥3~7d發生撤退性出血,雌孕激素合用時需治療3~4個療程。

促排卵治療:月經周期第3~5天開始服用氯米芬,50mg/d,連服5d,下個月再次治療。如效果不明顯,氯米芬可增至100mg/d,連用3~5個周期無效即應停藥。

2.子宮肌瘤

依據肌瘤部位、大小、數目,輸卵管通暢情況以及患者是否要求生育、全身情況,來決定藥物或手術治療。

(1)藥物治療:患者要求生育,年齡小於35周歲,子宮小於12周妊娠大小,漿膜下肌瘤,肌瘤直徑小於6cm無變性,肌瘤生長緩慢,雙側輸卵管通暢或雖梗阻但可能疏通,月經改變不明顯患者可應用藥物治療。

患者每3~6個月隨訪一次,隨訪期間如發現肌瘤增大明顯或症狀加重再考慮進一步治療。維生素周期療法對小的肌瘤有縮小及控製作用。不急於妊娠者可觀察隨訪。月經過多、痛經和子宮10~12周大小應藥物治療。

①丹那唑:長期應用可誘發子宮內膜和肌瘤萎縮,該法適合於

②內美通:直接抑製下丘腦垂體係統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激素(GnRH-GnH)的合成和分泌,抑製排卵。該藥優點為半衰期長,安全劑量範圍大,雄激素活性和和肝功能損害輕。2.5mg/次,每周2次,口服,3~6個月為1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