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內分泌失調所致不孕
(3)
操作:循經反複叩打三遍,然後重點叩刺肝俞、腎俞、次髎。其後再叩刺其他各穴。中等刺激,隔天1次,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3~5d。
4.耳針
取穴:子宮、卵巢、緣中、內分泌。
操作:以王不留行籽l粒用適當大小的方塊橡皮膏貼於選好的穴位上,每天按壓4~6次,每次5~10
min。
5.中藥貼穴
藥物組成:鹿茸6g,巴戟天30g,肉蓯蓉30g,紫河車30g,熟地黃30g,益母草30g,黃芪40g,當歸30g,人參30g,山楂30g,雞內金30g。
用法:上藥共為細末,瓶裝備用。用時取藥末10g,以酒調和成團,納入臍中,外蓋紗布,膠布固定,3d換藥1次,7次為1個療程。
6.穴位埋線
取穴:三陰交。
操作:采用0~1號羊腸線0.5cm,放置8~9號消毒針頭內,刺入三陰交穴,待得氣後用針芯將羊腸線植入肌肉內。
7.激光針療法
取穴:肝俞、脾俞、中極、三陰交。
操作:用2~3mW氦-氖激光針,每穴照射5min,1/d,10次為1個療程。
(七)西醫治療
不同的器質性病變引起的閉經采用針對特殊治療,多能治愈,如手術切除卵巢腫瘤,腎上腺腫瘤,手術切除或放射治療垂體腫瘤;為了調整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功能,應消除顧慮,改善環境,調整生活周期,增加營養,結合中醫中藥治療。
1.誘發排卵
(1)GnRH脈衝治療:下丘腦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可用於治療重度下丘腦性閉經,屬於模擬生理的替代療法。對下丘腦功能異常而垂體功能正常或下丘腦功能異常而垂體對GnRH刺激不敏感,需要加大劑量或反複應用GnRH提高敏感性。多采用自動脈衝式靜脈給藥,脈衝給藥5~10μg,60~120min給藥1次,以自動泵注入。也可經皮下、肌內或經鼻給藥。排卵後用HCG維持黃體功能,直至出現妊娠或行經,可在排卵後2~3d,肌內注射HCG
1
000~3
000U,每周2次,用2周。
(2)下丘腦垂體功能失調:適用於具有一定雌激素水平的子宮內膜而無排卵的下丘腦-垂體-卵巢軸功能失調的閉經患者。可用氯米芬誘導排卵。先用孕激素,使其撤退性出血,於出血第5天開始服氯米芬50~100mg/d,連服5d,下月再次治療。若連用3~5個周期仍無效者,應停藥。
(3)氯米芬與HCG聯合治療:對單用氯米芬卵泡發育良好,但不能排卵者,可考慮氯米芬與絨毛膜促性腺激素聯合運用:停用氯米芬後第3~4天,結合宮頸黏液評分、B超監測,加用HCG10000U,肌內注射。
(4)下丘腦垂體功能衰竭:采用HMG-HCG方案,HMG含有等量的FSH和LH,可促進卵泡發育成熟,卵泡成熟後再給以外源性HCG,模擬正常排卵周期LH峰,使卵泡破裂、排卵,維持正常黃體功能。從月經周期第3~5天開始肌內注射HMG,75~150U/d,卵泡成熟後用HCG5000~10000U肌內注射,卵泡的成熟除可用血雌激素測定、宮頸黏液、尿LH等判斷外,可用陰道B超監測卵泡發育情況。在卵泡達18~20mm時肌內注射HCG,在注藥36~48h排卵。
常見的並發症為多胎妊娠、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可出現卵巢增大,胸腹水,腎衰竭,電解質紊亂等,所以要在具備條件的醫院使用,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5)氯米芬聯合HCG,HMG治療:氯米芬50~100mg/d,然後依據卵泡大小每日肌內注射HMG75~150U/d,卵泡發育成熟後再用HCG肌內注射,誘發排卵,以提高排卵率。
2.性激素替代療法
雌激素:倍美力0.3~0.625mg或補佳樂2~4mg,口服,從月經周期第6天開始,連服20d,可使子宮內膜增生,停藥後5~7d,即有陰道出血。應用於卵巢發育不良,機能不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