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內分泌失調所致不孕
(2)
2.促性腺激素
FSH正常非峰值
15U/L表明卵巢儲備能力低下,>40U/L為過高。血清LH正常值
30U
/L為過高。正常月經周期在排卵前峰值FSH與LH分別高達正常值的2倍。E2下降者,進一步提示卵巢功能衰竭。若LH增高,LH/FSH比值增高>3,高度懷疑多囊卵巢綜合征。
3.其他
如促甲狀腺素增高表明甲狀腺功能減退;雄激素如睾酮、雄烯二醇等升高受LH影響。
(六)垂體興奮試驗
當激素測定表示垂體分泌功能低落時,用來區別原發病因在垂體本身或是在垂體以上的部位。可用GnRH100μg溶於生理鹽水5ml中,靜脈注射,注射前15min、注射時及注射後15min、30min、60min、90min、120min分別抽血測定血清FSH、LH含量。一般於注射後15~30min,LH值約高於注射前2~4倍或更高,說明垂體功能良好,對GnRH反應靈敏。
(七)其他
T3、T4測定以了解腎上腺功能,染色體、盆腔充氣造影、B超等檢查,疑有垂體腫瘤者,可作蝶鞍攝片。
【診斷與鑒別診斷】
(一)診斷
1.詢問病史,詳細檢查,排除生理性停經。原發閉經者應詢問生長發育情況,幼年時是否患過病毒性感染或結核性腹膜炎,家族中有無同類疾病患者。對繼發閉經者,應了解月經史、閉經期限、有無服藥史及妊娠生育史。
2.體檢
注意全身發育、營養、智力、精神類型,第二性征發育及毛發分布情況。
3.結合輔助檢查明確診斷找到病因。
(二)鑒別診斷
1.生理性停經
妊娠停經,通過詢問月經史及妊娠方麵的檢查可確診。
2.生殖道畸形
如處女膜無孔,陰道閉鎖所引起的閉經,多表現為原發性閉經,伴有周期腹痛等症狀,結合婦科檢查可診斷。
3.原發性與繼發性閉經
原發性閉經要區別如子宮陰道發育不全、子宮內膜結核、雄激素不敏感綜合征、特納綜合征(Tur-ner’‘s)、單純性性腺發育障礙症等;繼發性閉經區別子宮粘連、卵巢早衰、多囊卵巢綜合征、卵巢男性化腫瘤、垂體腫瘤、腺垂體功能減退、下丘腦及中樞神經病變以及腎上腺與甲狀腺疾病引起的閉經。
【治療】
(一)中醫辨證治療
1.肝腎虧虛
主症:月經初潮來遲,或月經延後量少逐漸至閉經,體質虛弱,腰酸腿軟,頭暈耳鳴,婚久不孕,麵色憔悴。舌淡紅苔少,脈沉細澀。
治法:益肝補腎,養血調經。
方藥:歸腎丸。
熟地黃12g,山藥12g,枸杞子12g,杜仲12g,菟絲子12g,當歸12g,山茱萸10g,茯苓10g。
加減:夜尿頻者,加桑螵蛸、覆盆子;畏寒肢冷,舌淡,脈沉細,加鹿角片、巴戟天、補骨脂、肉蓯蓉;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加玄參、知母、地骨皮;帶下清冷量多者,加芡實、金櫻子。
2.氣血虛弱
主症:月經量減少,色淡而質薄,逐漸後延,繼而經閉不行。麵色萎黃,頭昏眼花,或心悸氣短,失眠多夢,神疲肢倦,或食欲不振,毛發不澤易脫落,肌膚不潤。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
治法:補氣養血,調補衝任。
方藥:人參養榮湯。
白芍10g,當歸15g,人參6g,黃芪15g,熟地黃12g,白術12g,茯苓12g,遠誌10g,陳皮9g,五味子9g,桂心9g,炙甘草6g。
加減:若心悸怔忡,加生脈散、石菖蒲;產後大出血所致經閉,終致腎氣衰憊,加仙茅、仙靈脾、鹿角霜、紫河車;心煩失眠多夢,加柏子仁、炒棗仁;腰膝酸軟,加杜仲、續斷。
3.陰虛血燥
主症:月經後期量少,經色鮮紅,漸至閉經,潮熱或五心煩熱,兩頰潮紅,咽幹口燥,或骨蒸潮熱,咳嗽咯血。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潤燥,養血調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