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敏感性分析定義
敏感性分析是指研究與分析一個係統因周圍條件發生變化,而引起其狀態或輸出結果變化的敏感程度的方法。敏感分析是在求得某個模型的最優解後,研究模型中某個或若幹個參數允許變化到多大,仍能使原最優解的條件保持不變;或者當參數變化超出允許範圍,原最優解已不能保持最優性時,提供一套簡捷的計算方法,重新求得最優解。
本量利關係的敏感分析,主要研究與分析有關參數發生多大變化會使盈利轉為虧損,各參數變化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以及各因素變動時如何調整銷量,以保證原目標利潤的實現等問題。
2.敏感性分析舉例
【例10—4】a企業隻生產一種產品,單價20元,單位變動成本12元,預計明年固定成本400000元,產銷量計劃達100000件。
預計明年利潤為:
有關的敏感分析如下:
(1)有關參數發生多大變化會使盈利轉為虧損。
單價、單位變動成本、產銷量和固定成本的變化,會影響利潤的高低。這種變化達到一定程度,會使企業利潤消失,進入盈虧臨界狀態,使企業的經營狀況發生質變。敏感分析的目的之一,就是提供能引起目標發生質變的各參數變化的界限,其方法稱為最大最小法。
[1]單價的最小值。
單價下降會使利潤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利潤將變為零,它是企業能忍受的單價最小值。
設單價為sp:
sp=16(元)
單價降至16元,即降低20%時企業由盈利轉入虧損。
[2]單位變動成本的最大值。
單位變動成本上升會使利潤下降,並逐漸趨近於零,此時的單位變動成本是企業能忍受的最大值。
設單位變動成本為vc:
vc=16(元)
單位變動成本由12元上升至16元時,企業利潤由400000元降至零。此時,單位變動成本上升了33%。
[3]固定成本最大值。
固定成本上升也會使利潤下降,並趨近於零。
設固定成本為fc:
固定成本增至800000元時,企業由盈利轉為虧損,此時固定成本增加了100%。
[4]銷售量最小值。
銷售量最小值是指使企業利潤為零的銷售量,它就是保 本點銷售量,其計算方法在前麵已介紹過。
銷售計劃如果隻完成50%(50000÷100000),則企業利潤為零。
(2)各參數變化對利潤變化的影響程度。
各參數變化都會引起利潤的變化,但其影響程度各不相同。有的參數發生微小變化,就會使利潤發生很大的變動,利潤對這些參數的變化十分敏感,這類參數被稱為敏感因素。與此相反,有些參數發生變化後,利潤的變化不大,反應比較遲鈍,稱之為不敏感因素。
反應敏感程度的指標是敏感係數。
敏感係數=目標值變動百分比÷參量值變動百分比
下麵仍以上例的數字為基礎,進行敏感程度的分析。
單價的敏感程度:
設單價增長20%,則:
按此單價計算,利潤為:
利潤原來是400000元,其變化率為:
目標值變動百分比=(800000—400000)÷40000=100%
單價的敏感係數=100%/20%=5
這就是說,單價對利潤的影響很大,從百分率來看,利潤以5倍的速率隨單價變化。漲價是提高盈利的最有效手段,價格下跌也將是企業的最大威脅。經營者根據敏感係數知道,每降價1%,企業將失去5%的利潤,必須格外予以關注。
單位變動成本的敏感程度,固定成本的敏感程度以及銷售量的敏感程度的計算方法和上述類似,在這裏就不再贅述,關鍵在於掌握這種分析問題的方法並在實踐工作中加以運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