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鹽的問題解決了,李禾也就開始處理該怎麼提高百姓的收入了。
百姓的收入一般有兩種,一種是種地得來的,一種是給富貴人家做工得來的。
前者百姓很少有賣糧食的,畢竟饑荒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來,而且沿海地區多台風,到時候房屋什麼的被吹壞了還有糧食可以裹腹。
至於給富貴人家做活,惠來縣的有錢人也不是很多,店鋪也很少請人手,百姓可以做工的機會少之又少。
因此李禾閑暇之時就調查惠來縣的本地物產,希望找到讓百姓致富的法子。
賣鹽的利潤最後都歸朝廷所有,李禾頂多也就得一個嘉獎,惠來縣更是一文錢都拿不到。
但是李禾現在需要的是商人,讓商人將目光注視在這個小小的縣城才是李禾的最終目的。
隻有讓惠來縣的百姓掙到錢,惠來縣才能真正富裕。
藏富於國不如藏富於民,民富則國富,民強則國強,正是這個道理。
不論什麼時代,南方溫暖潮濕的氣候最適合草木生長,惠來縣的水果蔬菜樹木藥材等長勢都十分好。
南方常見的荔枝龍眼木瓜等在惠來縣比比皆是,甚至每家每戶都會種上幾顆用來解饞和賣錢。
至於野外的果樹更是比比皆是,隻不過沒有人精心伺候,味道和品相都差了許多。
李禾記得荔枝幹和龍眼幹都是一種藥材,特意去找了縣衙內的大夫請教該如何炮製,得知隻要水煮晾幹就好,因此特意下了告示,讓惠來縣的百姓將家中吃不完的荔枝和龍眼都得這麼處理。
除此之外,李禾還下令收購洗淨晾好的荔枝皮用來製作荔枝香,每斤一文。
價格是低了些,但是野生荔枝到處都是,這種荔枝核大肉少,用來製作香料正好合適。
一時之間全縣百姓都動了起來,要不是李禾隻要成熟的荔枝皮,怕是野外的荔枝果子還小的時候就要被揪下來了。
李禾為了不讓百姓將自家可以曬成幹的荔枝扒皮來賣,特意將告示延後一月再發,這樣荔枝成熟的時候百姓們已經將好的荔枝都曬成幹了,要想要荔枝皮隻能去野外摘了。
這些事情百姓都是在官府的驅趕下行動的,除了收荔枝皮的時候百姓的情緒高漲,其他時候都是為了應付官府。
李禾也不在意,隻要有一部分人認真做就行了,這樣等商人過來的時候也能有東西可收。
一來二去,做的人自然就多了,而且景朝的小商小販並不收稅,百姓做些小買賣掙來了錢,百姓才能越來越富裕。
除此之外李禾還將登記造冊完畢的田地掛出來出售,若是百姓沒有銀錢,官府在審核完情況之後可以為百姓辦理分期,每年的欠款以糧食的形式償還給官府,為期三年。
這樣的政策既能避免縣內大戶囤積土地影響糧價,又能將土地真正交到百姓手上,兩全其美。
李禾怕周圍村鎮的百姓不知道這件事,還特意派了小吏和衙役去各個村子宣傳,確保所有沒土地的百姓都能知道這個消息。
為了防止小吏們貪汙受賄,李禾每月都會讓小吏們互相交換田冊,若是查出來弄虛作假,涉案小吏直接撤職查辦,同時發現的小吏也會多發一個月的月銀。
景朝地方將稅賦交上去之後中樞會根據比例將銀錢返還用來支付官員的薪俸和衙門的開支。
總體是五五分,因此李禾請求朝廷免了惠來縣一年的稅賦,因此今年李禾花的都是縣衙府庫裏用來修建城牆的錢。
在李禾的鹽場和收荔枝皮的花銷下,這筆銀子已經所剩無幾,尤其是李禾為了不讓底下的文書吏員們弄虛作假貪汙受賄,經常在他們辦差辦的好的時候獎勵他們,因此銀子花的就更快了。
更何況縣衙賣地的時候許多百姓因為沒錢都辦理了三年分期,縣衙一下子便入不敷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