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5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藏曆第五饒迥木雞年)鄔堅林巴在桑耶和協紮發現伏藏《五部遺教》和《蓮花遺教》。忽必烈命令達瑪巴拉等藏漢高僧在大都勘校藏、漢文佛教典籍,編製《至元法寶勘同總錄》。《新唐書吐蕃傳》由八思巴的弟子漢僧胡將祖譯為藏文,由仁欽紮國師於泰定二年(1325年)在臨洮雕版印行。
1288年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藏曆第五饒迥土鼠年)由鄔堅林巴主持,認定讓迥多吉為噶瑪巴活佛的轉世靈童,世稱噶瑪巴·讓迥多吉活佛。這是藏傳佛教首次實行活佛轉世。元朝改總製院為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及藏族地區行政事務。
1294年 (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藏曆第五饒迥木馬年)完成納塘版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的抄寫。
1318年 (元仁宗延祐四年,藏曆第五饒迥土馬年)讓迥多吉著《曆算大全》。
1327年 (元泰定帝泰定四年,藏曆第六饒迥火兔年)布頓大師著《天文曆算—智者生悅》。
1328年 (元文宗天曆元年,藏曆第六饒迥土龍年)薩迦·索南堅讚開始撰寫《西藏王統記》。
1331年 (元文宗至順二年,藏曆第六饒迥鐵羊年)噶瑪巴·讓迥多吉應召前往大都傳法。
1338年 (元順帝至元六年,藏曆第六饒迥土虎年)阿裏雅澤王索南德修複雍布拉康宮堡,由帝師貢噶堅讚派人開光。
1340年 (元順帝至元六年,藏曆第六饒迥鐵龍年)印度長詩《雲使》譯為藏文。
1346年 (元順帝至正六年,藏曆第六饒迥火狗年)蔡巴·貢噶多吉開始撰寫《紅史》。
1348年 (元順帝至正八年,藏曆第六饒迥土鼠年)蔡巴·貢噶多吉出資寫造《藏文大藏經》。
1353年 (元順帝至正十三年,藏曆第六饒迥水蛇年)蔡巴·貢噶多吉完成《藏文大藏經》寫造,並請布頓大師為《藏文大藏經》開光。
1357年 (元順帝至正十七年,藏曆第六饒迥火雞年)宗喀巴·洛桑紮華在宗喀地方(今青海湟中)誕生。
1360年 (元順帝至正二十年,藏曆第六饒迥鐵鼠年)噶瑪巴·乳必多吉抵達北京,為元順帝父子等人傳法。
1361年 (元順帝至正二十一年,藏曆第六饒迥鐵牛年)藏戲創始人湯東傑布誕生。
1362年 (元順帝至正二十年,藏曆第六饒迥水虎年)宗喀巴入夏瓊寺,以敦珠仁欽為師受戒出家。隆欽巴著《隆欽教法史》。
1375年 (明太祖洪武八年,藏曆第六饒迥木兔年)宗喀巴在桑浦寺以《現觀莊嚴論》立宗答辯,後赴夏魯、納塘、薩迦等地學法。
1388年 (明太祖洪武二十一年,藏曆第七饒迥土龍年)宗喀巴大師著《現觀莊嚴論獅子賢釋注疏善說金珠》。從此時起,僧人在法會上改戴黃色桃形僧帽。
1395年 (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藏曆第七饒迥木豬年)絳達南傑紮桑在後藏昂仁出生。他一生著有《八支集要如意珍寶論》、《醫學本續論》、《醫宗寶燈》、《體係派曆算廣論》和《推算日月食難點廣論》等。他所創立的藏醫藥學派,後來發展成為北方學派。
1402年 (明惠帝建文四年,藏曆第七饒迥水馬年)宗喀巴大師在熱振寺著《菩提道次第廣論》。
1405年 (明成祖永樂三年,藏曆第七饒迥木雞年)宗喀巴大師在強巴林寺著《密宗道次第廣論》。
1409年 (明成祖永樂七年,藏曆第七饒迥土牛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大昭寺舉行盛大的祈願大法會,有數萬僧俗群眾參加。這標誌著藏傳佛教格魯派的正式形成。甘丹寺建成。
1410年 (明成祖永樂八年,藏曆第七饒迥鐵虎年)明成祖以藏文《大藏經》為底本,在南京刻印藏文《大藏文》,並分贈噶瑪巴·得銀協巴、宗喀巴大師等。
1413年 (明成祖永樂十一年,藏曆第七饒迥水蛇年)薩迦派首領貢噶紮西到南京朝見明成祖,明成祖封他為“萬行圓融妙法最勝真如慧智弘慈廣濟護國演教正覺大法王西天上善金剛普應大光明佛”。明成祖還封南喀勒巴為輔教王。
1416年 (明成祖永樂十四年,藏曆第七饒迥火猴年)宗喀巴大師的弟子絳央卻傑建成哲蚌寺。
1434年 (明宣宗宣德九年,藏曆第七饒迥木虎年)克珠傑著《時輪大疏無垢光明》。達倉宗巴班覺桑布著《漢藏史集》。
1437年 (明英正統二年,藏曆第七饒迥火蛇年)根敦珠巴著《量理莊嚴論》、
1439年 (明英正統二年,藏曆第七饒迥土羊年)舒卡哇·年美多吉生於前藏塔波地方。他著有《四部醫典廣注·水晶彩函》、《珍寶藥物識別》和《藥味論》等。他所創立的藏醫藥學學派,後來發展成為南方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