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趙姨娘都沒做賠本生意,不虧。
陳圓圓想起以前看過的宅鬥劇,以前劇中她不理解的話現在理解了。劇中某個生了庶子的姨娘在麵對兒子混賬時,無奈地說:“這兒子雖是我親生的,可如今他大了,我若管得嚴,怕傷了母子情分。”
而從小被親媽追著打的陳圓圓,那時聽到這句台詞時很是不解,既然是親生,怎麼教育教育就會傷了母子情分呢?
而今身處這個時代,麵對此時如此情景,陳圓圓才深知,確實會的。對於子女來說,無論嫡庶,正經的母親隻一個,那便是嫡母。嫡母對子女享有管教權、教育權,而庶母姨娘,在禮法嚴苛的大家族內,說白了就是替主君生了孩子的奴婢,見著自己的親子親女都要喊一聲“公子”“小姐”的。既是親生的“公子或小姐”,沒由得會為了主母應該盡的職責而去得罪自己的孩子,大多都會采取拉攏柔慈方針。
不過拉攏柔慈又如何,庶子和親生姨娘再怎麼好,庶子再如何有本事爭氣,宗法禮法上也越不過嫡母去。
以袁世凱為例。袁世凱的親身母親劉氏乃他父親袁保山的小妾,劉氏死後,當時的慈禧太後親下諭旨賞封劉氏為正一品誥命夫人,並建坊題褒,賞銀3000兩,派河南巡撫致祭。
袁世凱捧著老佛爺的封賞和諭旨,親自護棺回項城,打算將母親風光葬入祖墳,與他父親合葬。袁世凱的大哥袁世敦卻堅決不許,袁世敦乃袁家嫡子,在袁家看來“妻妾有別,嫡庶不一”,任憑袁世凱在外如何風光,在內終究是一個庶生子,而劉氏,也終究是一個妾而已。而一個妾,如何能與主君合葬,是以袁世凱也隻得無奈應從,將他的生母葬在了祖墳之野郊。
想到這裏,陳圓圓忽然有些好奇,若她日後翹板板了,是會和沈叢合葬麼?可沈叢的原配王氏已經在那裏了,從禮法來看,王氏才是沈叢的原配正妻,她一個填房,估摸著也是合葬不了的吧?
不過陳圓圓對此到沒什麼執拗想法,身後哪管身前事,她那時都翹板板,管她葬在哪裏呢。若是不葬也沒關係,反正尷尬的怕的也是別人,又不是她。
令宛擱了茶盞,微笑著看著趙姨娘,直到看到趙姨娘眼裏微微發毛,這才淡淡道:“懷安今日被推在蓮池內,才是最不妥當的。”
而後,趙姨娘又聽主母別有深意地說了一句:“下午懷安落水,若不是你來告知我,我到現在還不知道。”
此話一出,偏廳內伺候的幾個丫鬟麵色一白,便是趙姨娘,也跟著就要跪下來,卻聽年輕的主母接著道:“別跪了,我現在沒空分辨你們這些,想好了再來和我說。”
說完,便去看懷安好了沒。
懷安是個好孩子,她是真心實意地喜歡他,所以即使知道趙姨娘那些小心思,她依舊會為了懷安而義無反顧地護著他。
更何況——
令宛心裏一聲冷笑,她陳圓圓自小便是家裏麵的小霸王,自小就秉持著“都是第一次當孩子,憑什麼就要讓著你”的想法,是橫著走的主兒。懷安說起來也算是她的孩子,若因著顧全大局,受了欺負她這做母親的還熟視無睹,也是忒沒誌氣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