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種東西忽然間開始被大家瘋狂地追捧,或瘋狂地拋棄。那種東西的價格就
會迅速脫離其真實的價值,或者瘋漲、或者狂跌。就像平靜的湖麵突然被一粒石
子驚擾,蕩起層層漣漪--意味著你的機會來了。
相信我,任何一種被瘋狂追捧,價格嚴重偏離價值的東西,其“價格回歸”
的過程,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一步到位的。這就像一個被拉滿了的彈簧,你一
鬆手,它不可能立刻回歸常態,勢必要經曆一個矯枉過正的過程一樣,價格被嚴
重高估的東西在回歸常態的過程中,也不可能一步到位找準其應有的價值,一般
都會被矯枉過正地拉到其真實的價值以下,就是說,會一鼓作氣地“跌穿”其應
有的價值。
這就是你的機會。
隻要你這個時候出手,沒有不贏的道理。
所以,巴老的話最簡單不過地點破了這一投資真諦。“大家都貪婪”的時候,
肯定是價格高於價值的時候,高出的部分都是泡沫,你這個時候進去,就等於連
泡沫一起買回了家,將來價格回歸時,肯定得吃虧。
“大家都恐懼”的時候,才是價格低於價值的時候,這就是巴老常說的“價
值被嚴重低估”的機會,這個時候你進去,無論將來價格回歸價值(正常),還
是價格高出價值(泡沫),都是你大把撈錢的好機會。
因此,那些“追漲”不“追跌”的人,永遠都會在“泡沫”中遊泳,有朝一
日泡沫崩裂,就會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反之,隻有那些“追跌”不“追漲”的人,
才能做到永遠將身子置於“水”中,始終遊刃有餘。
所以,巴老還用另一句話為我們精辟地概括了這個道理:當大潮落下的時
候,我們就能知道到底是誰在裸泳。
◎窺一斑而能知全豹嗎?--“宏觀經濟學”與投資
中國有句俗語,叫做“窺一斑而知全豹”,意思是說,隻要你掌握了某個細
節,基本上事物整體大概是個什麼樣子也就弄清楚了。在股市投資中,這一點可
以說尤其被展現得淋漓盡致。
絕大多數股民,都是一上來就死摽著某隻股票不放,所有的精力都被傾注於
與這隻股票相關的各種信息與數據分析當中。真可謂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
消得人憔悴”。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既然我買的是某隻具體的股票,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
與之相關的事物有什麼不對?
我要說,如果你真的想玩兒轉投資,就一定要努力從細節中抽身出來,學會
看大勢才行。否則,你將永遠無法從投機的怪圈中掙脫,真正邁入投資的境界。
道理也很簡單。無論局部如何變化,甚至是劇烈的變化,它始終還是無法脫
離大趨勢的範疇。這就跟無論孫猴子有多大本事,可以不停地上躥下跳,始終無
法跳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一樣。
股市投資也是一樣,如果你鑽入細節與局部中無法自拔,隻滿足於對你所投
資的股票的漲跌進行“有效”把握的話,那麼,就算你的判斷力驚人,經常能夠
踩準點兒,你也依然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投機者,撐死隻能掙點兒小錢而已,一
輩子都不可能發大財;相反,隻有那些總能對大勢進行準確把握的人,才能做到
看淡並輕鬆越過眼前的“風風雨雨”“漲跌起落”,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投資者,
今生才會有發大財的機會。
就是說,在股市裏,隻會看“樹木”,不會看“森林”是不行的,你一定要
有放棄“樹木”,隻看“森林”的本事。而要做到這點,與其每天抱著形形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