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修身篇(3)(3 / 3)

吾年一飽閱世態,實畏宦途風波之險,常思及早抽身,以免咎戾,家中一切,有關係衙門者,以不興聞為妙。(鹹豐六年九月初十日)

【譯文】

澄侯四弟左右:

剛接到來信,又收到所寄的吉安一信,知道一切。朱太守來我縣,王、劉、蔣、唐作陪,而弟弟不去,難怪他見怪了。以後弟弟對於縣城、省城,都不宜多去。處在大亂未平的時侯,應當藏身匿跡,不可稍微在外麵露頭角,非常重要、非常重要!

我這一年來看透了世態,實在害怕場風波的危險,經常想到要及早抽身,以免惹禍。

家中一切,有關係到衙門的,以不參與為妙。(鹹豐六年九月初十日)

致九弟·勸宜息心忍耐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十二日申刻,代一自縣歸,接弟手書,具審一切。十三日未刻文輔卿來家,病勢甚重,自醴陵帶一醫生偕行,似是瘟疫之證,兩耳已聾,昏迷不醒,問作諸語,皆惦記營中。餘將弟已赴營,省城可籌半餉等事,告之四五次。渠已醒悟,且有喜色。因囑其靜心養病,不必掛念營務,餘代為函告南省江省等語。渠亦即放心,十四日由我家雇夫送之還家矣。若調理得宜,半月當可痊愈,複原則尚不易易。

陳伯符十二日來我家,渠因負疚在身,不敢出外酬應,欲來鄉來避地計。黃子春官聲及好,聽訟勤明,人皆畏之。弟到省之期,計在二十日,餘日內甚望弟信,不知金八佑九,何以無一人歸來,豈因餉來未定,不遽遣使歸與?

弟性褊急似餘,恐拂鬱或生肝疾,幸息心忍耐為要!茲趁便;寄一緘,托黃宅轉遁,弟接到後,弟接到後,望(上山而下)人送信一次,以慰懸懸。家中大小平安,諸小兒讀書,餘自能一一檢點,弟不必掛心。(鹹豐七年九月廿二日)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十二日申刻,代一從縣裏回來,接到弟弟手書,知道一切,十三日未旋文輔卿來家,病勢很重,從醋陵帶了一個醫生同行,似下足瘟疫,兩耳已經聾了,昏迷不醒,間或講夢話,都是惦記軍營中事,我把弟弟已上個營、省城可籌半餉這些事,告訴四、五次。

他已醒悟,有了喜色。因此囑咐他靜心養病,不必掛念營署,我代為通知南省江省。他也就放心了。十四日由我家雇人送他因家,如果調理得法,半月可以好轉,複原還不太容易。

陳伯行十二日來我家,他因負疚在身,不敢出外應酬,想到鄉裏來避一避。黃子春官聲很好,辦理訴訟案件勤政明斷,人人都畏懼他,弟弟到省日期,算來在二十日。我日內很盼望你來信,不知金八、佐九,為什麼沒有一個人回來?是不是軍餉沒有定,不急於派人回嗎?

弟弟性格偏急,像我,恐怕不得意生出肝病來,希望息息心火,忍耐忍耐。現乘便寄信一封,托內宅轉寄,弟弟接信後,請派專人送信一次,以慰我的懸念。家中大小平安,幾個小孩讀書,我自己可以一一檢點,弟弟不必掛念,(鹹豐七年九月二十二日)

致九弟·勸弟須保護身體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接弟十五夜所發之信,知十六日已赴吉安矣,吉字中營尚易整頓否?古之成大事者,規模遠大與綜理密微,二者闕一不可。弟之綜理密微,精力較勝於我。軍中器械,其略精者,宜另立一簿,親自記注,擇人而授之。古人以銷仗鮮明為威敵之要務,恒以取勝。

劉峙衡於火器亦勤於修整,刀矛則全不講究。餘曾派褚景昌赴河南采買白蠟杆子,又辦腰刀分賞各將弁,人頗愛重。弟試留心此事,亦練理之一端也。至規模宜大,弟亦講求及之。但講闊大者,最易混入散漫一路。遇事顢頇,毫無條理,雖大亦奚足貴?等差不紊,行之可久,斯則器局宏大,無有流弊者耳。頃胡潤芝中丞來書,讚弟有曰“才大器大’四字,餘甚愛之。才報於器,良為知言。

湖口賊舟於九月八日焚奪淨盡,湖口梅家洲皆於初九日攻克,三年積憤,一朝雪恥,雪琴從此重遊浩蕩之宇。惟次青尚在坎(上穴下臼)之中,弟便中可與通音問也。李迪庵近有請假回籍省親之意,但未接渠手信。渠之帶勇,實有不可及處,弟宜常與通信,殷殷請益。弟在營須保養身體,肝鬱最傷人,餘平生受累以此,宜和易以調之也。(鹹豐七年十月初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