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修身篇(4)(3 / 3)

溫弟何日到吉安?古人兌凶德致敗的,大約有兩點:一是長傲,二是多言。丹朱的不肖,一是傲,二是奸詐而好訟。曆代名公钜卿,大都因這兩點敗家喪身,我生平有執拗的毛病,性格上的傲氣,不很多言,而筆下也近於好許好訟。平靜時反省我的毛病,每一次受到懲罰,根源不外這兩點。溫弟與我略似,而發言尤其尖刻。凡屬傲氣欺淩物事,不必一定是言語傷人,有的是那股子傲氣欺人,有的是臉色難看而欺人,溫弟的神氣,稍微有點蠻狠的樣子,臉色有時有蠻狠的表情,最容易淩人。

凡心裏不可以有所依仗,心裏有了依仗,就會現於臉上,以門第來說,我的物望大減,而且恐怕成子弟的累贅,以才識來說,最近軍隊裏鍛煉出來的人才很多,弟弟等也沒有超過別人的地方,都沒有可依仗的。隻能抑然自下,一味的講話中信,行事誠篤敬謹,也許可以遮蓋老的過失,整頓出新的氣象,不然,別人都會討厭看輕你。

沅弟持躬涉世,差為妥恰,溫弟則談笑訂飄,強交老手,不免有舊習氣,不可不猛省,不可不痛改。我在軍中多年,難道沒有一點可取,隻因一個傲字,百無一成,所以諄諄教各位弟弟引以為戒。(鹹豐八年三月初六日)

致九弟·願共鑒誡二弊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日胡二等歸,接弟十三夜書,具悉一切。所論兄之善處,雖未克當,然亦足以自怡。兄之鬱鬱不自得者,以生平行事有初鮮終;此次又草草去職,致失物望,不無內疚。

長傲、多言二弊,曆觀前世卿大夫興衰,及近日官場所以致禍福之由,未嚐不視此二者為樞機,故願與諸弟共相鑒誡。第能懲此二者,而不能勤奮以圖自立,則仍無以興家而立業。故又在乎振刷精神,力求有恒,以改我之舊轍,而振家之丕基。弟在外數月,聲望頗隆,總須始終如一,毋怠毋荒,庶幾子弟為初旭之升,而於兄亦代為桑榆之補,至囑至囑。

次青奏赴浙江,令人閱之氣王。以次育之堅忍,固宜有出頭之一日,而詠公亦可謂天下之快人快事矣。

弟勸我與左季高通書問,此次暫未暇作,準於下次寄弟處轉遞。此亦兄長傲之一端,弟既有言,不敢遂非也。(鹹豐八年三月廿四日)

【譯文】

沅甫九弟左右:

二十四日胡二等回,接到弟弟十二日的信,知道一切。稱譽為兄的長處,雖不恰當,然而也足以使我快樂,為兄之所以鬱鬱不自得,是因生平辦事,有始無終,這次又草草去職,喪失威信,心裏感到內疚。

長傲、多言兩個弊病,以前的世卿大夫的興與衰,以及近來官場禍、福的原因,未嚐不是看這兩個弊病製約得如何為關鍵;所以願意與各位弟弟一起鑒誡。弟弟能克服這兩個弊病,卻不能勤奮以圖自立,那仍然無法興家立業,因此還要振刷精神,力求有恒,不走我的老路,才是振興家業的根基。弟弟在外麵幾個月,聲望很高,總要始終如一,不懈怠,不荒疏,也許對於弟弟來說為初升的太陽,而對於我來說,等於你代我做到先負而後勝。至矚至囑!

次青奏赴浙江,令人看了生氣。以次青的堅忍不拔,應該有出頭之日,而誦公也算是天下的快人快事。弟弟勸我與左季高通通信,這次暫時不得空,準定在下次寄到你那裏轉交。這也是為兄長做的一個表現,弟弟既然提出來了,我豈敢還不改正嗎。(鹹豐/畔三月二十四日)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原文】

沅甫九弟左右:

春二安五歸,接手書,知營中一切平善,至為欣慰!次青二月以後,無信寄我,其眷屬至江西,不知果得一麵否?弟寄接到胡中丞奏伊入浙之稿,示知是否成行?項得耆中丞十三日書,言浙省江山蘭溪兩縣失守,次青前往會剿;是次青近日聲光,亦漸漸膾灸人口。廣信衙州兩府不失,似浙中終無可慮,未審近事究複如何?

廣東探報,言洋人有船至上海,亦恐其為金陵餘孽所攀援;若無此等意外波折,則洪楊股匪,不患今歲不平耳。九江竟尚未克,林啟榮之堅忍,實不可及。聞林城防兵,於三月十日小挫一次,未知確否?弟於次青迪庵雪琴等處,須多通音問,餘亦略有見聞也。

兄病體已愈十之七人,日內並未服藥,夜間亦能熟睡,至子正以後則醒,是中年後人常態,不足異也。湘陰吳貞階司馬,於念六日來鄉,是厚庵囑其來一省視,次日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