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幸福禪:平常心是道,簡單心是福(3)(1 / 2)

無論從表麵看起來你的行為多麼不合常理,無論眾人看你的眼光多麼怪異,無論別人對你的評價多麼刻薄,都要昂首挺胸,勇敢地走下去。套用一句佛家的話,就是:“難忍能忍,難行能行。”

美國一位哲人曾這樣說過:“很難說世上有什麼做不了的事,因為昨天的夢想,可以是今天的希望,並且還可以是明天的現實。”夢想是什麼呢?夢想是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它在我們的生命中是不可或缺的。沒有淚水的人,他的眼睛是幹涸的;沒有夢想的人,他的世界是黑暗的。

隻要已經樹立起遠大的理想,就要堅持不懈、不畏艱難地堅持下去。辱罵也罷,羞辱也罷,權當作為你喝彩加油的精神食糧,拿來當飯吞下。

月船禪師就是這樣一位“為了理想把侮辱當飯吃”的人。

月船禪師不僅是一位有名的禪師,而且是一位繪畫高手。他的畫氣勢磅礴,但卻貴得出奇,並且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要先收錢再作畫。

有一天,一位女子請月船禪師作畫,月船禪師問:“你能付多少酬勞?”女子回答:“你要多少就付多少,但要在我家當眾作畫。”

月船禪師答應跟著前去,原來那女子家中正在宴請賓客。月船禪師當眾作畫之後,拿了酬勞正想離開。那女子卻對客人說道:“這位畫家隻知道要錢,畫得雖好,但其中卻透著金錢的汙穢,這種畫是不值得掛在客廳裏的,它隻能用來裝飾我的一條裙子。”說著便將自己的一條裙子脫下,要月船禪師在上麵作畫。

月船禪師仍不動聲色地問道:“你出多少錢?”女子答道:“隨便你要。”月船禪師又要了一個高價,然後平心靜氣地在那女子裙子上作起畫來,作完之後又若無其事地離開。

別人聽說此事非常納悶,月船禪師衣食無憂,為什麼如此看重金錢?隻要給錢,好像受任何侮辱都無所謂,真是不可思議。原來,月船禪師禪居之地常發生災荒,而富人不肯出錢賑災,因此他準備建造一座糧倉,以備不時之需。

同時,月船禪師之所以這樣,也是想完成師父的遺願——建造一座寺院,但他又不願一味等待他人的布施,隻好以作畫籌集資金。此願望完成之後,他便退隱山林,不再作畫。

故事中的月船禪師,明確地知道自己是為什麼而作畫,因而即使那位請他作畫的女子當眾侮辱他,他依然不為所動,隻是堅持著自己的理想。也許這是因為月船禪師的修養極好,有涵養的他能夠容忍他人對自己的侮辱;也許是因為他認為自己的行為有意義,因而不在意別人的侮辱,一心一意為了實現理想。

其實細想來,忍辱是一種“勝固欣然敗亦喜”的平常心,是一種走自己的路,不在乎他人非議的勇氣。能忍辱的人往往愈挫愈勇、百折不撓。他們有抱負遠大、誌在高遠的胸襟,還有誌在必得的自信。歸根結底,就是心理素質好,此為當今成功者所必備條件。

生活中的普通人很少遇大“辱”,然而小“辱”卻時有發生,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人總得有點兒追求。無論身處多深的苦難中,隻要找到生存的意義,找到可以為之奮鬥的目標,樹立自己的理想,再大的困難也無法將你擊倒。

禪悟人生

“把別人的傷害刻在沙地上,潮起潮落間便了無痕跡;而把別人的關愛刻在石頭上,任憑風吹雨打永不消失。”這是千百年來人類總結出來的處世智慧。

第十節 幸福與快樂源自內心的簡單

因為簡潔,每每能找到生活的快樂;因為執著,時時能感覺沒有虛度每一天。平凡是人生的主旋律,簡潔則是生活的真諦。

但凡簡單而執著的人常有充實的生活。一個人若時常追求複雜而奢侈的生活,苦難則沒有盡頭,不僅貪欲無度,煩惱纏身,而且日夜不寧,心無快樂。因為複雜,往往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因為奢侈,極有可能斷送美好的人生。

在人的一生中,會有許多的追求、許多的憧憬。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生活,追求刻骨銘心的愛情,追求金錢,追求名譽和地位。有些是我們必需的,而有些卻是完全用不著的。那些用不著的東西,除了滿足我們的虛榮心外,最大的可能,就是成為我們的一種負擔。

其實,幸福與快樂源自內心的簡約,簡單使人寧靜,寧靜使人快樂。

一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事後,人們議論紛紛,有人說他做得對,因為孩子可以再生一個,妻子卻不能死而複活;有人說他做錯了,因為妻子可以另娶一個,孩子卻沒法死而複活。

這件事情傳到了當地的寺院裏。寺裏的一個小和尚聽了以後便就去問農民為什麼不選擇救孩子。農民告訴他,他救人時什麼也沒想。洪水襲來,妻子在他身邊,他抓起妻子就往山坡遊。待他返回時,孩子已被洪水衝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