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一種思維方式,把問題倒過來看,你就能變負為正,在做事情時找到峰回路轉的契機,同時贏得一片新的天地。換個視角看人生,你就會從容坦然地麵對生活。當痛苦向你襲來的時候,不要悲觀氣餒,要尋找痛苦的原因、教訓及戰勝痛苦的方法,勇敢地麵對這多舛的生活。
如果有個檸檬,就做一杯檸檬水。無論是誰都不會一帆風順,當你遭遇到負麵力量時,你必須努力將負的變為正的,才能使你更接近目標。
禪悟人生
一個人的世界有多大,取決於他視野的大小,視角越大,獲得成功的機會也就越大。也許心的體積很小很小,世界卻很大很大。換一個視角,心的格局可以變得和世界一樣無限廣闊。
第六節 生活中的煩惱應一笑了之
一個人的心中如果裝不下寬容,生活就如同在刀鋒上行走。寬容不僅是一種雅量和胸懷,更是一種人生的境界,寬容的同時,也創造了生命的美麗。博大的胸懷,不拘小節的瀟灑,既歡喜了別人,也放過了自己。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很多,俗語說“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生際遇不受個人力量所左右,唯一能使我們不覺其煩惱的方法就是隨遇而安。麵對生活中的煩惱,做到一笑了之。
“幸為福田衣下僧,乾坤贏得一閑人;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這是百丈懷海禪師曾做的一首禪詩。在乾坤天地之間,有一個清閑自在的人,沐浴陣陣清風,仰觀縷縷白雲,隨性而來,隨緣而去,多麼瀟灑自在!此中情境令人向往,這又何嚐不是禪者的智慧生活呢?
天剛破曉,朱友峰居士興衝衝地抱著一束鮮花及供果,趕到大佛寺想參加寺院的早課。誰知才一踏進大殿,左側突然跑出一個人,正好與朱友峰撞個滿懷,將捧著的水果撞翻在地。朱友峰看到滿地的水果忍不住叫道:“你看,你這麼粗莽,把我供佛的水果全部撞翻了,你怎麼給我一個交代?”
這個叫李南山的人,非常不滿地說道:“已經撞翻了,我說一聲對不起就夠了,你幹嘛那麼凶!”
朱友峰非常生氣道:“你這是什麼態度?自己錯了還要怪人!”接著,彼此咒罵,互相指責的聲音就此起彼落。
廣圄禪師正好從此經過,就將兩人帶到一旁,問明原委,開示道:“莽撞的行走是不應該的,但是不肯接受別人的道歉也是不對的,這都是愚蠢不堪的行為。能坦誠地承認自己的過失及接受別人的道歉,才是智者的行為。”
廣圄禪師接著又說道:“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必須協調的生活層麵太多了,例如:在社會上如何與親族、朋友取得協調;在教養上,如何與師長取得溝通;在經濟上,如何量入為出;在家庭上,如何培養夫妻、親子的感情;在健康上,如何使身體健全;在精神上,如何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怎樣才不會辜負我們可貴的生命。想想看,為了一點小事,一大早就破壞一片虔誠的心境,值得嗎?”
李南山說道:“禪師,我錯了,實在太冒失了!”說著便轉身向朱友峰道,“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我實在太愚癡了!”
朱友峰也由衷地說道:“我也有不對的地方,不該為一點小事就發脾氣,實在太幼稚了!”
廣圄禪師的一番話,感化了這兩位爭強好鬥之人。
的確,我們常常會為生活中的瑣事大發雷霆,歸根到底,都是我們的心不夠沉靜,就像一杯渾濁的水,隨便一件事情都能觸發心底的不滿。沉下心來想想,其實每一次的生氣都是一些小事而已。但它們卻影響了一天的心情。這又是何苦呢?不妨寬容,隨性一些。
禪悟人生
我們每天穿梭於茫茫人海中,麵對一個小小的過失,一個淡淡的微笑,一句輕輕的歉意,帶來的是包涵和諒解。多少煩惱一笑而過,生活因此而變得輕鬆快樂。
第七節 吃糊塗虧,做聰明人
難得糊塗,不是與世無爭的軟弱,而是退一步海闊天空的豁達;不是明哲保身的逃避,而是讓三分風平浪靜的睿智;不是苟且偷生的迂腐,而是真金不怕火煉的堅貞。
在生活中,我們很難做到這一點,稍微不慎,就會出現偏頗,從而造成更大的矛盾。因此,人們總是為一些小事而斤斤計較。就連曠達如東坡者也會有時孩子氣,與他門下的四才子之一的秦觀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上起爭執。
蘇東坡和秦少遊都是才高八鬥的大文人,因而常常為了談學論道爭論不休,互不退讓。
有一天,兩個人在吃飯的時候,剛好看到一個人走過,由於那人許多天沒有洗澡,身上長滿了虱子。蘇東坡就說:“那個人真髒啊,身上的汙垢都生出虱子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