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買新衣,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打壺酒!
總的來說,這三件事情沒有重要到需要花一天時間來做,甚至大多數家庭都已經準備完成。
趕集的人們看看有沒有打折的,隨便看看街上的商品,想想是不是有什麼遺漏的。
這些才是這三天真正的活動主題。
歡樂輕鬆的時光總是過得飛快,今天到了年三十!
前麵準備了那麼久,現在開始才算是真正開始過年。
一大早父母就起來忙開了,洗菜、切肉、擺蒸盤,中午要爭取在十二點之前吃飯。
畢竟下午更忙。
秦寒帶著十三和小九在廚房燒火,逗弄兩個小狗崽。
一盤紅燒扣肉、一盤紅燒草魚、辣椒炒豬頭肉、爆炒肥腸、酸辣土豆絲、醋溜白菜、麻辣豆腐、木耳炒肉絲。
八個主菜。
炸豆腐絲、炸蓮藕塊、蘿卜絲肉丸子、糯米肉丸子
這些是事先做好的,今天裝盤放鍋裏蒸熟。
11點多,大伯一家才來到秦寒家裏。
“今年弄了三盆餡嘞”父親看著大伯大娘大姐三人都端著一盆餃子餡,走過去接過大姐手裏的。
大娘端著盆走到廚房:“蘿卜肉、芹菜肉,你哥外麵吃過蓮藕餡的,說是好吃,今年也做了一盆”。
“媽,真香啊,能吃了不?”小弟看著廚房的一排菜,流著口水問大娘。
大娘放下盆子輕輕拍了他頭一下:“就記住吃了!”
秦建國把蒸菜端出來,說:“哥,我們把菜端到堂屋去,你去放炮吧”
“好”大伯轉身去堂屋拿鞭炮。
“哦哦,放炮嘍”小弟又忘記吃了,跟著大伯跑去堂屋。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一聲接著一聲。
不僅是秦寒家裏,村裏吃飯時間都差不多,這會兒徹底熱鬧了起來。
父親開了一瓶酒,和大伯兩人小酌一番,其他人忙著吃菜。
中午飯其實吃的很快,吃完還有的忙。
午飯過後,母親大娘大姐二姐去包餃子,父親和大伯開始打火紙。
“來,這一摞你倆來砸”大伯笑嗬嗬的把秤砣和一張百元大鈔給到秦寒。
秦寒把錢放在火紙上,用力拿秤砣砸了一遍,然後把火紙轉一圈,折起來。
折上幾疊後,把錢放好,秤砣給小弟:“你來!這是給爺爺印錢的”。
“哦!”小弟有模有樣的學著秦寒砸紙,其實他對爺爺的概念比較模糊。
爺爺在小弟剛出生那一年就離開了,連秦寒都隻有一點點模糊的印象。
火紙折好後,開始準備貢品,一塊四方的蒸肉、蘋果、饅頭等等。
家鄉的貢品沒有特別嚴格。
整個祭奠先祖物品的準備過程,包括等會兒的祭奠。隻能由家裏的男性來做。
這個傳統也是老家這邊重男輕女的一個原因。
家鄉這邊家庭確實都想生男孩,但是不會虐待女孩,這也是秦寒沒有對這個傳統太多反感的原因。
拿大伯家來說,家裏一直生到小弟才停下來,但是小弟在家有優待嗎?還真沒有!
吃穿用度,和大姐二姐一樣,二姐該揍小弟繼續揍,一天不打就手癢。
即便是受到優待,那也是因為他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