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中醫食療與養生 (1)(2 / 3)

(3)食用方法:代茶頻頻飲用,一般衝泡3~5次。

5菠菜粥具有養血生津、潤燥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貧血、高血壓、大便秘結。

(1)原料:菠菜250克,粳米250克,食鹽少許,味精少許。

(2)烹製方法:將菠菜洗淨,在沸水中燙片刻;粳米洗淨,置鋁鍋內,加水文火煮至九分熟時,將洗淨菠菜切碎,放入鍋中,繼續煮成粥,在鍋內放入食鹽與味精即可。

(3)食用方法:每周2次。

6香草茶具有清泄鬱熱、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肝火所致口苦咽幹、目紅目澀。

(1)原料:香水蘭或蘭草的葉、種子。

(2)烹製方法:以1茶匙幹葉或3茶匙新鮮並壓碎的葉,用1杯開水衝泡。或取1茶匙種子,以1杯開水衝泡。

(3)食用方法:代茶頻頻飲用,一般衝泡3~5次。

7醃白果具有宣肺降氣,養陰化痰功效。適用於肺陰不足所致咳喘。

(1)原料:白果100克,菜油適量。

(2)烹製方法:在7~8月份白果將黃時,采來放瓶中,用菜油浸泡80天。

(3)食用方法:每日食2枚,早、晚各食1枚,食時將白果切碎,用溫開水送下(勿用牙咬,勿用手撕),1個月為1個療程。

(四)禁宜事項1禁忌(1)忌辛辣、溫熱之物。

(2)忌油膩厚味及油煎之品。

(3)忌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

(4)過敏性疾病患者忌食發物,如魚、蝦、蟹等。

2宜食食宜清淡食物,如枸杞,春季將枸杞嫩葉洗淨,有清肝火、涼血熱的功效,也可以煮水,代茶飲之。菊花腦為江蘇南京地區蔬菜,多在春、夏季節摘其嫩葉炒作菜,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和清火解毒作用,尤其適宜於心煩性急之人。旱芹性涼,味甘苦,有平肝清熱作用。芹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有淨化血液、促進體內廢物排泄的作用。金針菜有清肝火、平肝熱的作用,對肝火偏旺、性情暴躁或肝鬱氣滯、情誌不暢者,無論配菜炒食或煎湯代茶,頗為適宜。馬蘭頭性涼,有涼血熱、清肝熱的作用,《本草正義》:“馬蘭,最解熱毒,能專入血分,止血涼血,尤其特長。”除此之外,還宜食高粱、大麥、黃豆、薺菜、菠菜、茄子、竹筍、冬瓜、絲瓜、黃瓜、甜瓜、羅漢果、椰子、青蛙肉、鴨蛋、白木耳、黑木耳、鯧魚、胡蘿卜、蛋類、雞肉、大棗、黑豆、牡蠣、鱉肉、豬肝、瘦肉、豆腐、薺菜粥、芹菜粥、胡蘿卜粥、菠菜豬肝湯、芹菜炒豬肝、五香茶葉鴨蛋、枸杞苗炒雞肝、金針雙耳豆腐、筍炒鯧魚片、冬瓜木耳湯、首烏燉鴨蛋、菟絲子雞肝湯、靈芝肉餅、芪猴雞片、桃杞雞卷、人參山藥米肚、首烏肝片、健脾抄手、首烏粥、黑米黨參粥等食物。

3常與食品配製的中藥可選用菊花、佛手、青皮、龍眼肉、枸杞子、何首烏、桑椹等。

二、夏季食療養生(一)季節特點夏季天氣炎熱,多雨潮濕,是一年之中機體能量消耗最大的季節。天氣炎熱,腠理開泄,營陰外泄,耗氣傷陰,人們常有食欲不振、入夜難眠、倦怠乏力、日漸消瘦等征象,有時還會出現頭暈腦漲、心煩口幹、自感發熱(或低熱)等症狀。由於季節的原因,致病因素多為六淫中的“暑”與“濕”邪氣。致病的機製多為元氣不足,津液耗傷,暑濕困脾。常見的病證多見傷暑、疰夏、暑濕、冒暑、暑瘵、痢疾、腹瀉等疾患。

(二)食療原則清心祛暑,清熱解毒;清熱利濕,生津止渴;健脾養胃,益氣養陰。

(三)食療處方1鮮荷葉包雞具有解暑清熱、補益強身的功效。適用於夏季心煩口渴、食而無味等虛弱之人。

(1)原料:淨雞肉250克,香菇50克,火腿30克,鮮荷葉4張,精鹽、糖、料酒、蔥、薑、味精、麻油等調料適量。

(2)烹製方法:將雞肉、火腿、香菇洗淨後切成片,蔥、薑洗淨切小段,荷葉洗淨後用開水燙一下,撕成幾片。將雞肉、香菇、火腿放入碗內,加料酒、精鹽、蔥、薑、糖、味精、麻油拌勻,然後用荷葉包成幾包,上籠蒸熟即可。

(3)食用方法:隨意服食。

2冬瓜鴨湯具有補虛健脾、清暑化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濕困、胸悶腹脹、大便溏薄、小兒疰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