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一把將定王摟進懷中,眼淚再也控製不住了。他望著稚氣的定王,使他不由得想起了田貴妃。崇禎共生有七位皇子,其中三位是周皇後所生,四位則係田貴妃所生。其中三位小皇子,均在幼年時夭折,如今健在的隻有定王一人是田貴妃親生。所以崇禎一見定王,便想起他的生母田貴妃,想起田貴妃臨終前的再三囑托,他也發誓將定王養育成人。可誰料江山易色,皇位風雨飄搖,自身尚且不保,何以完成貴妃的囑托呀?他又一手摟過定王,邊流著眼淚邊絮絮地說,任由眼淚滴落在他們身上。
“好兒子,賊兵圍城旦夕,你父是快要和你們長別了。隻可憐你們錯投在帝王家裏,小小年紀,也要遭此殺身之禍……”
崇禎聲音哽咽,周皇後與袁妃、宮女們也自哭成一片,崇禎再也說不下去了。
坤寧宮門外,依舊微雨不絕,細雨中夾雜的雪花已越來越大,直落了範景文一身,他不顧年邁,正風塵仆仆快馬加鞭而來。
守門的宦官上前阻攔,不準範景文入內。
範景文騎在馬上,揚起皮鞭大怒道:“都什麼時候了?君臣見麵已不可多得,爾等還做什麼威福!”
範景文邊說邊舉起馬鞭一路揮打,太監與錦衣衛紛紛躲避,範景文飛馬奪門而入。
恰逢王承恩聞聲出來,範景文大聲呼叫:“皇上可在?”
“在。”王承恩見是範景文,使勁點了點頭。
範景文翻身下馬,三步並成兩步地急趨入內,倒地跪拜:
“大事不好!曹化淳叛變,吳麟征兵敗被俘,賊兵已進入內城。陛下快請出宮避難吧!”
“哪還有什麼避難之所?”範景文雖急如星火,可崇禎已心如死灰,倒顯得頗為冷靜。他拾起眼皮,看了範景文許久,方緩緩吐出幾個字來,“國君死社稷,即死得其所。”
這時,冬梅領著太子慈烺進來。
慈烺係崇禎的長子,他剛過十八歲時,便迎來了慈烺的出世。因係長子,又為周皇後所生,所以崇禎第二年便將其立為太子,以求明朝國祚綿延永久。他盡管平日政務紛繁,也從未忽略對太子的教育,意在把太子培養成來日一個雄略蓋世、力挽狂瀾的皇位繼承人。現今太子年已十六,將近成人,故崇禎望著進來的太子,對範景文說道:
“隻是有一事相求範先生,不知可否?”
“皇上盡請吩咐,臣萬死不辭。”
崇禎走到書案前,提筆寫下一道聖諭:“諭:成國公朱純臣提督內外諸軍事、夾輔東宮。”
崇禎寫好後,叫過太子慈烺:“範先生請辛苦一趟,這是朕寫給成國公的聖諭,太子慈烺請他全力為之輔佐。”
範景文接過密旨,跪拜:“臣遵旨。”
範景文深知這是崇禎最後的一步棋,情係大明命脈,所以他接旨時顯得格外的莊嚴和沉重。
慈烺拜別母後、拜別父皇、拜別兄弟,仍依依不舍……
崇禎拉過慈烺,往範景文身邊一推:“快跟範先生走吧!”
周皇後見太子走後,一把摟住永王和定王兩個孩子,失聲哭道:“皇上,趁此賊兵未至,陛下也放他倆一條生路吧!他們還都太小,可以叫他們兄弟暫住臣妾父親家裏,待長大成人,有出頭之日,也好替國家父母報仇。”
“也罷。”崇禎知道皇後擔心怕讓他們隨自己一道殉國,所以略微沉思了一會兒,“王承恩,領他們立即脫去皇子服裝。”
兩皇子隨王承恩進入後宮,換上了百姓服裝後,再來拜別崇禎。
崇禎用手撫摸著他們嬌嫩稚氣的臉頰,並親自為他們係好衣扣,然後手扶著他們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
“你們今日為皇子,明日即為庶民。離亂之中,應當混跡百姓之間隱姓埋名。見到年長者呼之為伯,少者稱之為叔;萬一爾等苟全性命,遇到忠義之士,應報國仇家恨……你們且隨王公公到國丈府吧,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