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七年,即一六四四年的三月十八日,對於大明王朝來說,是個最不堪回首的一天。宮內,皇後、袁妃及眾嬪妃相繼自裁,連崇禎最為疼愛、曾給他帶來無限歡樂的兩位公主,也被他親手殺害;在宮外,李自成四麵奏凱,繼全部占領外城後,正高歌猛進,以銳不可當之勢進逼內城。京師大亂,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都如同熱鍋上的螞蟻,爭相逃命。
王承恩就是在此紛亂之中,領著兩個年幼的皇子永王、定王一路朝周奎府第奔來。兵慌馬亂的奔逃,不僅年事已高的王承恩跑得汗水淋漓,就是兩個小皇子也疲憊不堪。
好不容易來到國丈府第的華表前,王承恩將兩個王子安頓坐下:“兩位小王爺稍等,待老奴前去報知周國丈接駕。”
王承恩鎮定了一下,整整衣冠,然後方三腳兩步地跨上台階,推開虛掩的大門,待進入院中,隻見車轎滿園,一派絲竹管弦、喜慶歡樂之聲。
王承恩以為自己走錯了地方,連忙上前拉住一個差人:“請問,這可是國丈府嗎?”
差人:“正是。”
“國家將亡,國丈乃皇上至親,休戚相關,老國丈怎還有心思作樂?”
王承恩此時雖然尚不知皇後及嬪妃均已自盡,但宮中那種國破家亡氣氛,他還是一清二楚的。他見國丈府竟依然尋歡作樂,甚為不解。差人並不認識王承恩,見這位老頭竟敢管國丈府的閑事,他瞪著他,然後鼻子裏哼了一聲,轉身走開。
時過不久,兩個家仆緊跟著那位差人走了過來,喝問:“你這老兒,是幹什麼的?”
“本人是朝廷內官王承恩,特奉聖旨來見周國丈。”
“聖旨”並沒嚇住這兩個家仆,他們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後,冷冷地說:“你,等一下吧。”
王承恩在一旁坐下,等了許久,方從內室走出一個管家模樣的人來,他走進王承恩,將手一伸:“請柬呢?”
“什麼請柬?”
“今日國丈七十壽誕,沒有請柬一律不準進入。”
“我是奉萬歲爺聖旨,有緊急要事來見周國丈的!”
“周國丈早有吩咐,今天隻認請柬。沒有請柬,無論什麼要緊之事,也一概不準進內。”
管家本該認識王承恩的,但他今天臉上冷冰冰地,猶如一塊冬天的生鐵。
“我們主仆一路從皇城跑來,已經走了許多路,兩位小王子年幼,已累得疲憊不堪,現都在門外等候,求求你代為傳報一聲,讓國丈出來接駕。”事已至此,王承恩為了兩位小王子,委曲求全,聲音裏明顯地帶著哀求。
“你進去都不成,還出來接駕?譜倒還不小!”管家鄙夷地拿鼻孔哼著。
“門外等候的可是兩位王爺!”
“什麼時候了,還拿王爺嚇人?快滾!”
幾位剽悍的家奴聞聲上前,推搡王承恩。
王承恩一邊掙紮著一邊高聲喊叫:“國丈周奎接旨!”
管家見王承恩叫喊,怒道:“此廝竟敢在國丈府喧鬧,給我亂棍轟出!”
家奴如狼似虎執棍擁上,將王承恩逐出府門。
王承恩剛一邁出,厚重的大門便砰地關死,並上了門閂。
王承恩氣得返身上前捶門,拳腳並用,咚咚作響。
大門猛地洞開,一群凶相畢露的家仆站在門後,其中一個看似保鏢式的著黑衣短打之人,凶神惡煞般走近王承恩:“你再擂門,我把你們撕成粉碎!”
王承恩毫不示弱:“王爺在此,你敢無禮?快叫周奎出來接駕!”
保鏢斜眼看了一下已嚇成一團的兩個孩子,輕蔑地說:“什麼王爺?俺隻認國丈之命,不許任何人在府前喧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