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說明出納對象的共性,我們以企業為例來闡述。

(1)貨幣資金的收入和付出。

企業的基本經濟活動是產品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作為市場經濟的商品生產和經營單位,要進行正常的產品生產經營活動,要取得生產所必需的勞動對象和勞動手段,同時要將生產的產品銷售出去,實現其價值。這樣,就必須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同生產有關的一係列購銷活動。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可按流程分為供應、生產、銷售三個階段。經營資金投入企業以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隨著供應、生產、銷售過程,分別轉化為儲備資金、生產資金……產品資金以及結算資金等各種不同形態,最後又回到貨幣資金形態,這一資金的運動變化過程稱之為資金循環。企業再生產不斷進行,引起資金連續不斷地、周而複始地循環,稱之為資金周轉。

從企業貨幣資金的收入和付出來看,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通過銷售進行價值結算,取得銷售收入,就表現為貨幣資金進入單位。企業為了產品生產的正常進行,要組織原材料購買,采購原材料必須支付一定數額的材料價款;對工人和管理人員的勞動也要支付一定的工資;

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還要支付其他費用。這些支付是企業的資金減少,表現為貨幣資金退出單位。

各企業單位,由於生產需要或季節性儲備材料、物資等,可以向商業銀行及他人借入資金;

企業的投資者也可根據需要追加資金,這些都表現為貨幣資金進入了單位。同時,由於流動資金多餘而上繳,償還銀行到期貸款,稅金、利潤、管理費、專用基金等,都會引起資金的減少,這又表現為貨幣資金退出了單位。

貨幣資金的收入主要包括財務收入和業務收入。財務收入有資本投入、借入資金、發行債券收入、發行股票收入和接受其他投資。業務收入有銷售收入、勞務供應收入和其他收入。

貨幣資金的支出主要包括財務支出和業務支出。財務支出主要有資本退出、撥款退回、償還借款、清償債務和向其他單位投資。業務支出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原材料、燃料、工資、管理費、銷售費用、稅金、利息支出和其他支出。

上述貨幣資金收入和付出的經濟活動,都是出納必須反映和監督的內容。貨幣資金的收付過程直觀上隻表現為現金或銀行存款的收入和支出,而收入和支出所對應的經濟關係,幾乎包括了資金運動的全部內容。

(2)貨幣資金的存入和提齲為了加強貨幣資金的管理,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與完整,按照《現金管理條例》

的規定,企事業單位、國家機關、社會團體、部隊、集體經濟等單位對各項收入(包括業務收入、其他收入等)的現金,超過庫存限額的部分或者超過坐支額度的部分,必須於當日存入開戶銀行。現金存入銀行,就表現為單位現金減少,銀行存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