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河穀裏練歌(1 / 2)

初一下半學期開學了。過了年,又長了一歲,山子十三歲了。爸爸讓他靠門框站著,給他量了量身高:考初中時是一米四三,才過去半年多,竟長了三公分。褲子明顯短了,布鞋穿著也有點兒緊了。山子自覺又長大了不少,更懂事了。開學後,山子像個小大人似的不說不笑,上了課認真聽講,下了課認真做作業。沒事的時候,便獨自一人去校院西邊的蘋果園裏、樹林子裏轉悠。有時候也到縣城去轉悠轉悠。

這天,山子的塑料三角板斷了,就去縣城的百貨公司買。到了百貨公司門前,要往裏走時,從門玻璃上看見了自己。山子禁不住站住了。一個留著半長頭發的男孩子,臉兒白白的、瘦瘦的。眼睛是單眼皮,不算大,瞳仁卻很亮。鼻子端正,但鼻梁不太高,眉心中間還有個小疤痕,那是四歲時不老實,從床上一頭栽下來,在鐵爐子上磕的。嘴巴一抿,腮心裏還有兩個小酒窩。不知平時說話唱歌時,這兩個小酒窩能不能顯出來。山子心想,總的來說,不像那些粗眉大眼的男孩子威風,但也不算醜,還說得過去吧。

山子朝玻璃中那個男孩子做了個鬼臉,那個男孩子也衝他做個鬼臉。

十三歲的男孩,已開始注意自己的長相了。

那幾天,山子老想練練那支《誰不說俺家鄉好》。這天下午,第四節課外活動時間,山子來到大操場邊上。本來,他是想找個沒人的地方練唱歌的,在宿舍裏、教室裏唱,一是影響別人,二是唱時肯定有外班的學生來看,本班的學生或許還會說風涼話。

大操場上有十幾個個子高高的男學生在打籃球,還有幾十個男女同學在練長跑、短跑、跳高、跳遠。在這裏唱,肯定也不行。

山子抬頭去看遠處東邊的山:要是躲在山旮旯裏,任你怎麼唱,別人也聽不見、看不見。可是,那山也太遠了,要爬上去,少說也得半個小時。

山子沿著操場邊上的一條大溝往東走。這條大溝,他七歲時和小學的全校師生去三裏莊送鐵礦石時就爬過。從這邊走,比從縣城走近。山子和大虎回東灣村的家,也是從這條大溝爬上爬下。

山子往上走了幾十米,看看大溝裏,這一片河穀很寬闊,中間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溪往下邊淌著,河穀中沒有一個人。在溝裏唱歌,聲音肯定傳不出去。山子順著溝邊溜到溝底,隻見溝崖上、小溪邊長了許多翠綠的槐樹。正是槐花怒放的時節,枝葉間垂著一嘟嚕一嘟嚕潔白如玉的槐花。那槐花是那麼的香,引得無數蜜蜂圍著花穗嗡嗡飛舞。山子在溪水中洗了洗手,衝著那些開滿槐花的槐樹,衝著溝坡,先聲音不大地唱了幾句,漸漸把聲音放開,又唱了一遍。清脆還有些稚嫩的歌聲,在河穀裏陣陣回蕩。山子想:哎,這裏真是個練歌的好地方!以後想唱歌時,就上這裏來!

山子又唱了幾遍,等他轉過身子來時,卻發現不遠處站了個女孩。女孩八九歲的樣子,瘦瘦的,黑黑的,腦後紮了兩條小辮子。藍布褲子高高地吊著,露出細細的小腿和腳腕子,光著腳丫穿了一雙紫紅底小白花的方口布鞋。女孩的背上,還背了一個兩歲左右的小丫頭。小丫頭的頭頂上用紅毛線紮了一個朝天錐,挺好玩的。哎,這女孩上這兒來幹什麼?

他不願讓別人看見聽見自己唱歌。再說,自己已盡情地唱了五六遍了,也練習了,也過了癮了。他又看了那兩個女孩一眼,就想往回走了。

誰知,剛走了幾步,女孩突然叫了一聲:“哥哥!”

山子以為附近還有個男孩子,但四下裏看看,並沒有別人;又看女孩看著自己,就問:“你叫誰?”

“哥哥!”女孩又叫了一聲,“叫你!”

“叫我?”

女孩背著小丫頭走到離山子隻有三四步的地方:“哥哥,你唱得真好聽。你能教俺唱嗎?俺也喜歡唱歌。”

“是嗎?你會唱什麼歌?”

“俺會,”女孩開口唱了句,“我們是新中國的兒童,我們是青少年的先鋒……還會,‘正月個裏正月正,正月那個十五掛上了紅燈……’”

“噢,那是《五哥放羊》。”

“哥哥,你教我唱唱你剛才唱的那首歌,行不?”小女孩那一雙又黑又亮的大眼睛裏,滿是懇求。

“噢,那首歌叫《誰不說俺家鄉好》。可是……”山子看了一下西邊的天,西天已是一大片玫瑰色的晚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