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九歌》(17)(1 / 1)

開通了,休息一下眼睛吧,聽聽書也不錯哦!

有人可能會因此而想起天帝的女兒——女娃,同樣也是在水邊玩,同樣不小心掉進水中淹死了本內容為楚天空闊歌聲長2章節文字內容。隻是女娃的魂魄化做了一隻小鳥,每天不停地叼來小樹枝、小石頭投向海中,立誌要把海水填平。她那嬌小的身影在忙忙碌碌的勞動中倒也不顯得孤單。

山鬼卻不行,一但動了感情,感情的空白會讓她感到無比孤單寂寞。還好,她是一個有思想有身份的鬼,否則她把寂寞變為纏人的行動,一定會嚇死不少人。那樣一來,就不會有山鬼這樣動人的故事了,而會留下一句忠告:千萬別和鬼談戀愛。

《國殤》——願為鬼雄

國殤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驂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縶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

天時懟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壄。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本內容為楚天空闊歌聲長2章節文字內容。

宋代著名女詞人李清照曾經寫過一首膾炙人口、豪氣十足的詩歌: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在詞人看來,人生在世,總要立一番功名事業,碌碌無為的生命是沒有任何價值的。人傑和鬼雄,不是在進行選擇,二者之間是一種必然的因果,人傑化為鬼雄,鬼雄來自人傑。

然而,勝者王侯敗者寇,已經變成鬼哪裏去稱雄?

荊楚大地上,當音樂聲再度響起,祭祀的號角嗚嗚悲鳴,楚國那些為了國家,奮不顧身血灑疆場的將士們的魂靈再次聚集了起來,屈原為這次祭禮,重新譜寫了祭歌——《國殤》。

《國殤》是祭祀為國捐軀的英雄們的祭歌,這篇與九歌中的其他篇章看上去有些不大一樣,無論是《東皇太一》、《大司命》、《少司命》乃至《山鬼》,歌頌的對象都不是人,所以裏麵的主人公大多衣著華麗,騰雲駕霧,駕龍車騎赤豹,可是《國殤》的主角就是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英雄們,他們都是有著血肉之軀的年輕戰士,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屈原是文官,他也許從沒有見過戰場廝殺時血肉橫飛的場麵,可是戰國時期,誰也不會沒有聽說過戰爭。另外,那時的文官與武官似乎沒有十分明確的分工,像後代文官就隻會讀書寫字,對舞槍弄棒一竅不通的情形在春秋戰國時期並不多見。比如大家熟悉的《曹劌論戰》中的曹劌,顯然是一個以智慧為國君效力的謀臣,甚至在論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時候,我們依然感覺到這是一個搖著鵝毛扇坐在小推車中的人物。按照李零先生的考證,曹劌和曹沫是一個人,也就是那個以勇力著稱,帶領魯國士兵與齊軍三戰三敗的人。如此看來,這個人表現出的兩麵性就很有趣,帶兵他可以坐在戰車上指揮,有沒有功夫都沒關係。誰料到在齊魯兩國國君會盟時,他居然手持小刀暴起,脅迫齊王歸還了辛辛苦苦打仗占領的魯國領土,很是有點無賴的作風。而那個以刺殺秦王不成而英勇犧牲的荊軻,自然是一個武林中人,可是他在易水邊上隨隨便便唱出的兩句歌詞:“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居然就流傳千古,成為名曲。

不過他們也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都有為了國家利益而不計個人生死的玩命一搏行為,活下來的就不用說了,死去的人,如果要為他們寫歌的話,那就是《國殤》。

(本章完)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