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錄六:相關事件簡介2(1 / 3)

網羅失意官員,拚湊傀儡機構隻是關東軍組建傀儡政權很小的一步,拉攏地方實力派軍閥才是關東軍拚湊傀儡政權的關鍵,為此日本關東軍及各類特務機關,軟硬兼施,威逼利誘,先後迫使於芷山、張海鵬、張景惠、熙洽、臧式毅、馬占山等投靠了日軍。

關東軍雖急於拚湊傀儡政權,但它知道自己的勢力僅限於主要城鎮和鐵路沿線,貿然讓剛拚湊起來的傀儡機構宣布“獨立”有可能適得其反,因此日本侵略者采取了迂回策略,巧用“自治”美名,逐漸將勢力向地方滲透。為推動各地的“自治”運動,關東軍又於11月10日設立了所謂的“自治指導部”,該指導部部長雖為漢奸於衝漢,但其成員卻多為日本人。該指導部不僅配備有兩名日本人顧問(中野虎逸、中西敏憲),而且其所屬各部部長也多由日本人擔任。這樣,隨著“自治指導部”在奉天掛牌,出身於滿鐵社員、滿洲青年聯盟盟員和大雄峰會會員的自治指導員,便陸續前往各縣拚湊偽自衛團,組建偽警察隊,假“自治”之名,拚湊偽地方組織,把持地方實權。

如前所述,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國東北從中國分離出來,組建完全“獨立”的“新國家”,自治當然無法滿足其要求。為籌建省級偽政府,日本在中國東北的各種侵略勢力一起動手,當策動地方實力派工作取得一定進展後,日本便指使“遼寧省地方維持會”委員長袁金凱貼出布告,宣布遼寧省與張學良政權、南京國民政府脫離關係。而在這之前,偽吉林省的組建工作就已完成,這是因為根據關東軍參謀部9月22日製訂的《解決滿蒙問題方案》,日本在吉林計劃起用熙恰,而熙恰也急欲充當日本侵略者的工具。滿清皇族出身的熙恰不僅利欲熏心,而且處心積慮地想複辟愛新覺羅王朝。所以當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時,他便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9月22日,關東軍決定起用熙恰後,當日就派今田新太郎赴吉與熙恰聯係,23日,侵入吉林市的第三師團長多門二郎、顧問大迫通貞便與今田一起策動熙恰出麵組織偽吉林省政府,同日板垣還電令羅振玉赴吉與熙恰聯係。27日偽省政府的人事安排就緒,28日熙恰宣布“獨立”。為獨攬大權,熙恰采用軍政合一的統治形式,日本關東軍當然不會天真地讓熙恰獨立,關東軍不僅給偽吉林省委派了最高顧問,而且還委派了主管財政、民政、實業、教育等部門的專職顧問。偽吉林省的實權實際上控製在日本顧問手中,熙恰及他的同黨們不過是日本人手中的工具。

根據9月22日關東軍參謀部的計劃,日本在遼寧省主要想起用於芷山、張海鵬,但遼寧省真正的實力人物是臧式毅,此人早年畢業於日本士官學校,後來追隨張作霖,主要負責兵工廠,事變前曾任奉天鎮威上將公署少將參謀長、遼寧省主席,事變時被日本憲兵逮捕。當偽吉林省政府成立,懷柔馬占山的工作也露出一線希望之後,關東軍便加緊了對臧式毅的逼降工作。袁金凱雖按關東軍的旨意宣布獨立,但袁金凱不過是一個失意文官,其影響力根本無法與臧式毅相比。另外在臧式毅被監禁期間,錦州方麵並未免去他的省長職務,日本拉攏並積極啟用臧式毅,還兼有與張學良爭奪臧式毅的用意。12月15日,臧式毅最終選擇投靠日本,他在板垣事先準備好的文件上簽字之後,便由階下囚一躍而成偽省長“大人”。“遼寧省地方維持會”雖隻好摘牌歇業,但原來的那班日人顧問卻搖身一變,成為偽奉天省政府的顧問。

黑龍江的情況因與蘇聯的關係,日本采用了先間接控製哈爾濱,再控製全省的策略。從當時的行政區劃來說,哈爾濱並不屬於黑龍江省,而是中東鐵路沿線特區的首府,是東省特別區長官公署所在地。當時擔任東省特別區長官的張景惠,與張作霖一樣,草莽出身。後曾擔任張作霖政府的陸軍總長和實業部長。皇姑屯事件時,與張作霖一道被炸。“九·一八事變”時,他恰巧參加完南京會議回到沈陽。9月22日,關東軍參謀部決定啟用張景惠擔任哈爾濱鎮守使,當天板垣便派遣與張景惠內弟相識的今井宗治與張聯係,要求張協助日本“維持北滿治安”,答應將讓張充任黑龍江省最高負責人。今井稍加利誘,張景惠便迅速上鉤。9月24日,張景惠在今井的伴隨下回到哈爾濱,當天晚上他就召集各方會議,決定對日軍采取不抵抗主義。27日,張景惠又宣布成立由他擔任會長的東省特別區治安維持會,並且聲稱“爾後本特別區一切政務及維持治安,由本會負完全責任”。10月上旬,張景惠又利用關東軍給他的3000支步槍,組建起以於鏡濤為隊長的警察隊。 表麵上,張景惠建立的是維護治安的警察隊,但實際上卻成了幫助日本對付中國軍隊的工具。

關東軍原想利用張海鵬的實力侵入黑龍江省,但江橋戰役表明,張海鵬根本沒有能力擊潰黑省軍隊。關東軍雖占領黑省首府齊齊哈爾,但馬占山卻率部撤往海倫。因顧及蘇聯關係,侵入齊齊哈爾的關東軍主力不得不迅速撤出。關東軍想利用張景惠的力量擊潰馬占山的軍隊,而且張景惠也趁日軍撤出時派英順率警備隊進入齊齊哈爾。但張景惠知道,沒有關東軍做後盾,自己根本無法擊潰馬占山。所以他主張懷柔馬占山,勸馬占山降日。

馬占山率部退至海倫後,受到全國人民的熱烈支持,部隊抗日士氣大振。日本方麵因急於消滅錦州的張學良政權,積極準備進攻遼西。為防止馬占山與張作相聯手進攻齊齊哈爾,日方加大了誘降馬占山的力度,日本政府和軍部特命關東軍統治部文職部長駒井德三專門負責黑龍江省的政治謀略,關東軍參謀板垣也直接插手誘降馬占山的工作。12月7日,經張景惠等人的一番策動後,板垣、駒井等未經馬占山同意,便率十多名中外記者直接來到馬占山在海倫的總部,馬占山迫於無奈,隻好虛與委蛇。12月10日,馬占山與張景惠在鬆浦鎮會晤,關於會晤內容,馬占山在12月14日對英國記者說,他當時曾勸張景惠不要幫助敵人。但張景惠卻說,馬占山當時表示服從他,並願意擁立他為黑龍江省主席。從後來的事情看,張、馬鬆浦鎮會晤,仍存在許多疑點。一是12月26日,當板垣、駒井要求張景惠再召馬占山來鬆浦鎮時,被馬占山拒絕;一是12月28日,當板垣等決定支持張景惠於1932年1月1日宣布“獨立”時,馬占山卻讓韓雲階捎來口信,對以張為首的黑省政府並無異議。當時馬占山到底做何打算,由於沒有更詳細的資料,這裏隻好存疑。

日本人扶持傀儡政權,從來都不會忘記索要“報酬”,板垣在支持張景惠出任黑省省長之前,同樣要求張景惠簽署包括軍事、鐵路、日人居住和設置日警等內容的一係列備忘錄。由於馬占山遲遲不明確表示降日,關東軍又急於促成偽黑省政府成立,所以它一方麵支持張就任偽黑省省長,一方麵對馬占山施加更大壓力。1932年1月1日,張景惠仿照吉、遼兩省辦法,以個人名義發出通電,宣布“獨立”。而當時錦州已經失陷,馬占山部隊很可能兩麵受敵。所以1932年1月6日,馬占山在鬆浦鎮與駒井、村田會晤(偽黑省最高顧問)時,表示同意與張景惠合作,並願意擁戴溥儀為首領。是日夜張景惠即趕往齊齊哈爾,7日晨,張景惠在拜會了日軍將領、日本領事和滿鐵代表後,宣布就任偽黑省省長。關東軍支持張景惠就任偽省長隻不過是想引誘馬占山出山,馬占山明確表示與日本合作後,張景惠便借口會見芳澤,將職務交由部下代行,英順所率的警察隊也隨之撤走。1月中旬,馬軍進入齊齊哈爾,馬占山就任偽黑省警備司令。至此,日軍完成了它在東北扶持省級傀儡政權的計劃。

當然,關東軍不會滿足於僅僅組建省級傀儡政府,建立獨立於中國本土的“新國家”才是他們的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早就物色“首腦”人眩在近代中日關係史上,有一個特殊的現象,即不同階段,日本常常與角逐中國政壇的不同集團同時“來往”,而且它對被迫退出政壇的一些領袖人物也格外關照。日本這樣做決不是善心大發,處心積慮是近代日本行事的特點。日本決定啟用溥儀處理“滿蒙問題”最早可追溯到1929年秋,當時日本軍部分析,溥儀這時並無靠山;利用溥儀對外便於偽裝;溥儀對“滿洲”一直念念不忘。但當1924年11月“北京政變”,馮玉祥將這位滿清廢帝趕出紫禁城時,日本就認定“奇貨可居”,主動向溥儀伸手。1924年11月29日,溥儀便在羅振玉、鄭孝胥、莊士敦等人的策劃下,潛往日本駐北京公使館。1925年日本公使館書記官池部又以“出洋”為名,將其轉至天津。溥儀在天津7年,日本對其“照顧”有加,簇擁在溥儀周圍的除了那幫清室餘孽外,絕大多數是日本的各類人物。日本籠絡溥儀,可謂絞盡腦汁、不計工本。為將來計,日本一方麵在經濟上和形式上用外國君主資格對待溥儀;一方麵借分析中國形勢,撩逗溥儀複辟的野心。當然日本方麵並不想讓溥儀的野心發展得無法控製,日本常常把給蔣介石、張作霖、馮玉祥等人的通告轉抄給溥儀,讓溥儀知道,隻要違背日本的意願,日本對誰都不會客氣。

“九·一八事變”後,溥儀也躍躍欲試。1931年10月,溥儀在其家庭教師的策劃下,向日本陸軍大臣南次郎和黑龍會頭目頭山滿寫信,要求給予指導。關東軍方麵,9月22日決定建立受日本支持的以溥儀為首的統轄東北四省和蒙古的新政權,當天即電告天津日軍,加強對溥儀的“保護”。與此同時,關東軍又讓羅振玉赴吉與熙恰聯係,熙恰讓羅振玉帶給溥儀一封密信,信的內容是請溥儀到“祖宗發祥地主持大計,先據東北,再回關內”。日本清楚,讓皇族出身的熙恰邀請溥儀,似乎更順理成章。但從讓羅振玉赴吉找熙恰以及此後羅又與板垣的代表一起回津等事實來看,這出雙簧乃日本人幕後策劃。溥儀雖極想“重登大寶”,但沒有日方的明確承諾,他也不敢貿然行事。9月30日,溥儀在天津日軍司令部麵見羅振玉和板垣的代表上角利一,盡管同時在場的香椎司令也力勸溥儀前往東北,但溥儀隻表示回去考慮。溥儀這時並非不願意去東北,隻是他想在去之前知道日本的安排。正因為如此,才有上麵提到的溥儀向南次郎和頭山滿寫信之事。關東軍見溥儀猶豫不決,便派土肥原前往天津,土肥原告訴溥儀,日本對東北“沒有領土野心”,“新國家”的一切由溥儀“完全作主”,當溥儀追問“新國家”到底實行什麼國體時,土肥原也一口答應“當然是帝國”。至此,溥儀才允諾前往東北。

但這時日本內部又出現了問題,首先是海軍拒絕利用軍艦運送溥儀,其次日本外務省也反對日本人直接插手組建偽政權事宜,還有關東軍司令本莊繁也想等解決了北滿問題後,再弄溥儀前來東北。可土肥原及關東軍中下層擔心夜長夢多,他們先挑起天津事變,然後趁亂將溥儀偷偷運出天津。為充當日本走狗,權欲熏心的溥儀竟不惜委身躲在隻有雙排座的敞篷汽車的後備箱內,為躲避各方的視線,溥儀又心甘情願地裝扮成日本小兵,幾經周折,溥儀才到達東北,但本莊繁不想讓溥儀過早地在東北出現,所以,關東軍又下令:禁止溥儀從事任何政治活動、切斷溥儀與外界的一切聯係,嚴密封鎖溥儀逃離天津抵達東北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