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鎮衛生所,全村人有個病啊災啊的,全都到這裏看,當時衛生所的硬件設施不完善,人力不足,工作不積極,自從李啟明來了之後,因為他勤奮工作的精神讓周圍的人為之一振,衛生所不再是搖搖欲墜般的苟延殘喘了,而且通過努力做群眾工作,整個村的衛生狀況有了很大的改觀。正是因為如此,衛生所不常有人值守,但這十年來,從來沒有一例病例因為衛生所無人值守而耽誤治療(但是有人質疑這樣做妥不妥當)——衛生所的前台就放著一個大箱子,裏邊放著一般人們能用到的急救用品和常用藥,定期換新,大門從來不鎖,這樣能方便患者能得到最基本的救治,而且沒有小偷會來衛生所偷東西,這裏從來沒有小偷想要的東西,小偷隻要錢,而衛生所隻有藥品和急救用品,錢都是政府撥款來的,不在衛生所的手裏。
所以,現在衛生所空無一人,李啟明就癱坐在大廳的長椅上,直勾勾地看天花板,像個無助的流浪漢一樣。
過了半晌,一陣柴油機的聲音傳了過來,越來越近,一個中年村姑開著四輪子從遠處的大地裏回來了,正路過衛生所門口。
李啟明被四輪子的聲響從漫無天際的混沌中拉回現實,透過窗子遠遠看過去,那個開著四輪子的人,正是自己的母親。
“媽!”啟明趕忙跑出去,站在衛生所門口扯脖子大喊。
母親聽到有人叫喊她,回頭一瞅:“兒子!?”她先是感到詫異,隨後便是把全部的疑惑都寫在了臉上,“你啥時候回來的?咋不回家呢?擱這呆著幹啥?”
啟明愣頭巴腦地一攤雙手,瞅著母親說道:“沒鑰匙咋進屋啊?”
“對不起對不起,趕忙下地忘把鑰匙擱家裏了。”母親窘紅了臉。
他的母親是個實在人,地道的農民,種地從不虎頭蛇尾,賣菜從不缺斤少兩,有著鄉村婦女特有的樸素和靦腆。
母親趕忙拉上啟明坐上四輪子,繞到衛生所後麵的瓦房門口,跳下車,拿出鑰匙捅開院子大門,把四輪子開進院子。
“媽,您今天動作好利索啊。”啟明看著母親感歎道。
“可不是嗎,咱們的心肝大寶貝回來了嗎!”母親略帶著興奮,推開房子大門,讓啟明先回屋,“城裏玩的好不好?先歇著,等我把炕燒暖和的,給你整點油滋拉吃!”
“哎呀不用啊媽,你也先歇著吧!剛從地裏回來也挺累的。”啟明不好意思坐在炕上看著母親忙來忙去。
“沒事沒事,大寶貝回來了!”母親一邊興奮地說著,一邊周到外屋準備燒火。
啟明隻得作罷,大字躺在自家炕上,對著天花板發呆。
這幾天去永安都幹了些什麼?
要不要考慮去大城市發展?
落腳之後要不要把母親接過去,過更好的日子,不跟著自己受苦?
他感覺自己在衛生所,雖說過不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但起碼能混口飯吃,餓不著自己,他自己的生活,怎麼都能湊合,就是委屈了母親,陪著他一起在農村過日子。於是在這幾天裏,他把永安所有他能想到的醫院、所有科室全都跑了個遍:有的專業不對口,有的待遇還不如衛生所開出的,有的說醫師資源已經飽和、有的幹脆拒絕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