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啟明啊,我墨鏡都摘下來了,你還不知道我是誰啊?“店老板貌似一直抓住啟明不放。“但是,我確實不認識你。”啟明的態度還是很堅決。“是我認錯人了嗎?”那個店老板仔細盯著啟明的臉看,好像在鑒賞古董字畫一樣。圍著啟明轉了一圈之後,店老板坐了下來:“你認不認識一個叫劉勝超的人?”劉勝超這個名字對於李啟明來說簡直就像是看他的手掌心一樣,再熟悉不過了。“認識,進去了。”啟明用不慌不忙的說道。“而且據說是永安第二看守所,它們那個監區的人跟我是高中同學,不巧的是,劉勝超也是我高中同學。”那個店老板用著更加不冷不熱的語氣說出上述的話,弄得啟明渾身不自在。“那你是怎麼認識我的?還是我剛一進來就認出我來的。”此時啟明外表上故作鎮靜,其實內心裏有些慌張,一個素未謀麵的人第一次見麵就能把對方的家底掀個底朝天,除了網上買賣個人信息的人,啟明再也想不出是誰能幹出這種事情來。“以前劉勝超把你的照片給了我,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別看過了十年,但是你和以前比起來沒多大區別。”店老板從收銀台下麵抽出來一張照片,在啟明眼前晃了晃:“你瞧瞧,這是不是你?”啟明想要伸手拿照片,店老板的手很快縮了回去。“應該是,我又看不著我的臉。”啟明想了一會兒,皺起眉頭。“很好。”店老板收齊了照片,“李啟明,雖然咱們不是同學,但是我可以讓你在店裏買一件衣服,但是還是得你付錢。”頭一次聽說這種所謂的“禮物”,送給別人的還得對方付錢,啟明當然不同意了:“我說啊,送給別人的東西為什麼要別人掏錢?這不就是正常的買賣嗎?”“啊不不不不,這個不是普通的交易。”對方連忙解釋道,“普通的交易,商品是沒有感情的,但是咱倆這回交易是有感情的,而且禮物送的最主要的還是感情,你想,你花錢買東西,你還多買了一份感情回來,多值啊。”“那啥,衣服我就不買了。雖然我不知道你叫什麼,但是,咱們倆都犯了個錯誤:你,說話不明所以;我,遇到了你這怪咖。”麵對這種神經病一樣的人,啟明轉身就走了,看來這個認識自己的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連話都說不明白的人,真不知道他是怎麼做生意的。想了一會兒,啟明還是坐公交到長春路步行街看看,那裏也許有比較**絲的便宜衣服。他對自己的衣服沒有什麼特別要求,頂多就是耐穿就行。說著,啟明登上了公交,這趟公交車的人很少,還有一個空座,啟明坐了上去,可能是因為司機開車晃蕩晃蕩的原因,啟明感覺困了,困得眼睛都睜不開,就連晚上熬夜都沒這麼困過,就在座位上睡著了。迷迷糊糊,公交開到了長春路步行街。這裏主要是經營外貿服裝,兩邊的商鋪無一例外都是大型的霓虹燈牌匾,店鋪外邊站著幾個發傳單的玩偶人,或者是大廣告牌的人肉廣告,店門口立著大型的音響,放著各種“動次打次黑喂狗”讓人聽得耳朵都要長繭子。啟明被車外邊的嘈雜聲吵醒,發現旁邊站著一個老人。全車就這麼一個站著的,還站在了啟明的旁邊,而周圍的人眼神怪異,還有幾個舉著手機拍照片的,啟明沒明白怎麼回事,到站了,啟明就直接下車了。啟明走在步行街上,形形色色的人們都是年輕的男女,打扮得算是所謂的“前衛”,前衛得讓包括啟明在內的“正常人”以為那是神經病——你認為,頭頂飛機頭,身穿皮夾克緊身牛仔,蘋果三星不離手,嘴裏叼根煙,人長得不咋地還一副誰都不服的樣子,這應該不是正常人理解的“時尚”。至少啟明不是這麼認為的......這次,啟明買到的還是普通地牛仔褲加半截袖,至少他認為很滿意,拿著這些買來的衣服坐車回去了,回去的公交車上盡管有空座,但是啟明還是決定站著回去,剛才做公交車到步行街下車之前,旁邊的老人和車廂裏其他人的反應讓他感覺如坐針氈。回到出租屋的啟明已是滿身大汗,他燒上一壺水,把髒衣服脫下來,光著膀子在廁所裏洗衣服,等水燒好了,衣服也洗好了,他爸洗好的衣服掛在晾衣繩上,用一個大盆兌好溫水,啟明就這麼在廁所裏洗澡。啟明還在想著剛才在公交車上的事情,以往常來說,啟明不會把一件事情掛在心頭上很長時間,但是這件事是自己遇到了,而且周圍人的反應還很奇怪。洗完澡之後,啟明換上衣服,盤腿坐在床上拿著手機翻看新聞,他在一條新聞裏看到了自己,而那條新聞的標題就是“男青年公交車上裝睡不讓座”。啟明沒生氣,而是沉住氣繼續看下去,不過接下來的內容實在是讓他沉不住氣了:“大家都有目共睹”、“傳統美德缺失”、“你自己沒有父母嗎”這樣的字句充斥整條新聞;評論區的網友更是把話說得陰陽怪氣:“你國要完”、“要是真的沒有父母呢”、“那拍照片的為什麼不讓座”......啟明氣的心裏跑的不隻有草泥馬,青筋暴起,咬緊牙關,把手機狠狠摔到一邊。雖然他的氣不打一處來,但是他不知道這一肚子怒鎖該怎麼發泄,因為他不知道誰錯了,詆毀他的人又不是他身邊真實存在的人,看不見摸不著,隻能幹吃啞巴虧。啟明從床邊找到幾罐啤酒,完整的封裝沒有過期,啟明喝著酒把肚子裏的怒火壓了下去,但是還是喘著粗氣。可能現在的啟明才知道:這個社會裏的某些事情是歪曲事實、顛倒黑白的,因為很少有人能成為某件事情的見證者,就算是成為了見證者,事後也很難準確地轉述,而記錄所謂“事實”的人也未必百分之百能準確記錄,怎麼著都會少點東西,而錯誤的東西被當成正確的東西廣泛傳播,就好比謊話說了成百上千遍,也就成為了真的。錯誤即是正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