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雨過天晴(1 / 2)

李啟明回到家的時候,已經是晚上七點鍾了。

永安的夜晚很迷人,喧囂與恬靜、紛亂和沉穩,在這時候的永安就像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但正是這樣的一座包羅萬象的城市能接納給更多的人留在這裏。但是,就是這樣一個大城市,卻包容不了一個小人物的小毛病,而且在經過社會輿論的發酵之後,似乎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不過還好這個時候有了“替罪羊”。社會不缺發現美的眼睛,同樣,也不缺發現醜的眼睛,而且還是最不缺的——因為大眾的潛意識都是先看別人再看自己,而這雙眼睛總會不知不覺的過濾掉自身的毛病,然後理所當然的剩下的,就都是別人的毛病了,再加上“死要麵子活受罪”的心理作祟,使得這種心理在公共場合處於騎虎難下的地步,而網絡就是虛擬的公眾場合,而且現在的境況不同於十幾年前,以前上網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不是人人都能上的起,現在,隻要有手機就能上網,降低了網絡的準入門檻的同時,人們也不知不覺的降低了底線。

想著明天還要正常上班,啟明早早地睡了覺,不再去想自己或者別人的是非。

畢竟人是給自己活的。

……

第二天你早上,陽光沒能如約而至,等著永安的卻是雨,而且還是傾盆大雨,電閃雷鳴間,這座城市驚惶地醒了過來,大雨讓上班族們措手不及。唯獨啟明例外——昨天晚上,啟明雖然早早睡覺了,但是早上醒的很早,因為下雨的時候才是淩晨四點鍾左右,而啟明床邊上的窗戶是開著的,大風卷著大雨從窗戶猛衝進來,把還在睡夢中的啟明澆醒了,而這個時候啟明也不敢再睡回籠覺了,怕睡過頭,索性就四點鍾起床,早早洗漱下樓吃飯。

啟明下樓吃飯的時候,雨下的就有些大了,啟明舉著長杆傘,但褲子還是被雨水打濕。啟明不關心這些,因為現在早點鋪子裏幾乎沒有人,它可以穩穩當當地在早點鋪裏吃完早飯,甚至歇息一會兒再去上班,一碗豆腐腦,再來一碗豆漿,幾個油炸糕,幾根油條,就算是豐盛的早飯。啟明在早點鋪裏,一根接一根地吃著油條,一口接一口地吃著豆腐腦,看著電視裏播放的早間新聞,啟明沒多大在意,但是當新聞節目裏開始出現自己的麵孔的時候,啟明突然把自己的頭壓得很低,差不多都要貼到桌麵上了,希望不要被別人認出來,不過這次新聞裏播報的不再是激進的抨擊,而是理性的評論。

聽著電視裏評論員品頭論足地述說著手頭的文章——不知道是自己寫的還是別人投稿的——啟明感覺說的很有道理,可能自己是當事人之一,或者自己是“受害者”,亦或者啟明自己本身就是冷靜分析的人。評論員文章裏提到“人間正道是滄桑”,以前的啟明深信不疑,但是現在啟明卻半信半疑,現在很少有人追求精神素養的,錢才是硬通貨,有錢就能任性的社會,像啟明這種人已經不是少有二字能形容的了。在現在,正義,或者是正常的言語,都是蒼白無力的,解釋不了一切,好比現代科學無法全部解釋一部分玄學。

不過這已經讓啟明的心情有了些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