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花影樓(1)(1 / 1)

寄托我園林情結的袖珍花園

這個春天花影樓變得更有風韻了,粉牆黛瓦上有了風雨和日子的擦痕,石縫間萌出了青草和蒼苔,花草們也蓬勃了枝條,婀娜了身姿。仿佛這不是人工的山水,而是大自然本色的一隅。

我大抵是屬於那種有著古典情結的人,總是鍾情於古典的物事。這種情結是從娘胎裏帶來的,如影隨形,頑固不化,大約是要帶到墳墓裏去的。

這種情結的最早表現大致是在我還不識字的時候。那時,為打發漫長而無聊的童年時光,看小人書成為我最樂此不疲的愛好。而在眾多的小人書裏,我又對表現中國古代曆史和人物的故事尤有興趣。但事實上那些故事我也是不大看得懂的,我隻是喜歡看那些仕女們的服裝,特別是當她們在園林的山石草木間穿行的時候,因為有了環境的襯托,一個個都顯得衣袂飄飄,姿態優雅,實在是韻味悠長。我幾乎是在喜歡仕女服裝的同時也喜歡上了穿著它們的模特兒和作為她們服裝展台的古典園林。稍長,便又鍾情於中國的古典文學了,因為古典文學裏的中國古人在我看來是最懂得玩味風物和品味生活的一群有趣而風雅的人。

我接觸到的第一部長篇古典著作便是《紅樓夢》了,當我借助詞典疙疙瘩瘩地讀完三卷本《紅樓夢》的時候,匍匐在我生命裏的古典情結全麵開花。現在看來,當年的那個少年對發生在一個叫“大觀園”裏的故事的理解當然是皮毛的,但就是這點皮毛就已點燃了他對中國古典園林和園林中古人優雅生活的熱切向往。我以為就是這部著作使我對園林有了最初的認識。

我發現,像大觀園這樣的私家園林的主人往往都是能詩善畫的儒士,這些儒士會時常邀約文朋詩友於園中吟詩作賦,賞景抒懷,好不風雅。園林成為他們寄托情懷與表達審美意趣的所在,而園林美景又是激發他們浪漫詩情的不竭源泉,故而每景必出詩境,而點景必以詩文。文人氣息濡染了山石花木,賦予它們靈氣,處處呈現詩畫之境,這便是私家園林中文人園林的獨特風貌。我都無法想象,榮國府的故事如若不是發生在大觀園這樣的背景當中,一部《紅樓夢》是否還會這般魅力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