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花影樓(2)(1 / 1)

大約是在20歲那年,我讀到了陳從周先生的兩部有關園林的隨筆集--《說園》和《薕青集》,愛不釋手。陳從周先生的隨筆如名園佳境般詩意縱橫,我仿佛讓他的文字牽了手,在那些優美的園景中穿行,並漸窺其堂奧。這當是先生給我的點化了。

工作之後,我的所有收入幾乎都扔在了奔赴天下名園的路途之中,我遍訪北方的皇家園林與江南、嶺南的、私家園林,逐一查閱存留至今的那些中國古典園林的實物資料。如今,盡管它們的實用功能已經全然喪失、,成為了園林的標本與活化石,但我依然觸摸到了那一縷縷遊蕩在山水屋宇間往昔歲月的魂魄。我終於用、五年時間將自己遊成了一個十足的窮光蛋,而心底卻成了富有的人文淵藪,滿眼都是靈秀的綠水與青山。

我還將自己變成了一個古典的人。我愈發覺出古典的意境是更加的雋永與綿長了。古人們的生活是細膩、、精致而優雅的,不像我們現代人,總是心急氣躁,忙於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最終把日子弄得蒼白而又粗、放。我們可愛的古人卻總是氣定神閑,竭力營造和享受著生活的詩意滋味,這滋味來自於他們對每一個生、活細節的精心打磨。他們營造意境的本領是我們永遠也望塵莫及的。

我承認,中國古人的生活確實非常吸引我,因為它和我與生俱來的古典情結很是契合,但我拒絕承認自己、是一個泥古不化的老古董。我熱愛古典的意境,也喜愛眼下的生活。古典的情結隻是我命中注定的一種偏

好,它像性格一樣,引領著我不由自主地在這個急功近利而又大而化之的時代裏,極力把自己的生活弄得更有情趣和富有詩意。

我這個人對生活總的來說要求是不高的,唯有在居住的問題上不願稀裏糊塗,勉強湊合。當然,我是不敢奢望擁有古人那樣的園居生活的,那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一個幻夢,別說擁有一座園林,就是擁有一棟別墅也幾乎是癡心妄想。而我唯一可以做到的,就是在普通公寓的樓頂上營建一個具有園林意味的樓頂花園。因為在我看來,隻有把日常生活放置其中,才能使我古代士大夫般的山水嗜好和詩意棲居的理想得到最基本的滿足。所以,我在購買住房的時候便毫不猶豫地選擇了一套頂層的公寓。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構劃與營建之後,一座袖珍的、具有古典園林意味的私家花園新鮮出爐了,這便是我極為珍愛的“花影樓”。我曾作《花影樓記》,以記述其優雅風姿和我園中之風雅樂事。抄錄於下,與諸位分享:

花影樓記

錦官城南有小區名玉林,距市區四五裏之遙,既遠鬧市,亦非僻壤,可享清幽之氣,又得繁華之象,素為居家寶地,置業熱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