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水庫則是能保障水資源。

幹旱時,水庫能保證水資源充沛,水澇時,水庫則能調節水流量,讓桃源村避免水淹。

平時的時候水庫還能充當魚類養殖場。

在陸遠的商城裏麵,有一些常見的魚苗出售。

例如草魚,鰱魚,鯉魚等。

陸遠大可以在水庫裏麵養殖一些常見的魚類,豐富桃源村的食物種類,有多的話還能出售一些。

山城地處內陸,再加上沒有大的河流跟湖泊,魚類的價格都比較高昂,特別是活著的鮮魚,更是沒有多少人能吃得起。

如果陸遠的養殖能夠成功,勢必又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雅居最近賣酒還是很紅火,加上組建了商隊,更是讓陸遠收入大增。

但是誰又會嫌錢多的呢?

至於你說如果建成水庫,會把小溪截住在這裏,下流的水量會減少,影響下流的居民生活?

的確有這個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畢竟這條小溪就在荒郊野嶺,本身流量不大,下流也沒有多少人家。

不過陸遠也不是很在乎,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了。

大不了下流的人民出事的時候,陸遠再派人把他們接入桃源村居住。

到時候既能收入積分,又能幫助人。

一舉兩得。

...

陸遠說幹就幹。

水庫的規劃大小要比河道大許多。

所以,陸遠不打算去動已經挖好的河道。

他先在河道周圍,用石灰粉在周圍把水庫的邊緣畫出來,然後在用挖掘機一點點的挖出來。

因為小溪的流量隻有春夏才多一點,秋冬的時候,會少一些。

所以,水庫的規劃不是很大,畢竟陸遠也害怕水庫裝不滿。

最後,大小定在了50米長50米寬,不大不小。

就大小來看,不像水庫,反而像個大魚塘。

而在水庫出水的位置陸遠還有意地收窄了一些,這樣方便水壩的建設跟集中水流發電。

最後水庫的形狀變成了一個陀螺一樣的形狀。

陸遠駕駛著挖掘機又工作了兩天,終於把這個水庫挖出來了。

因為沒有建好水壩,所以,水庫暫時還沒有連通河道,裏麵也沒有水。

陸遠計劃等用水泥把水庫的邊緣都加固一下,接著把水壩跟發電機轉好了之後再存水。

水庫加固的過程比較長,也比較簡單,陸遠便把工作交到村民的手上,而陸遠自己則是親自來監督跟建設水壩。

水壩上窄下寬,中間還預設了幾個放置發電機的位置。

由於是小型發電機,也不需要壩體有多大。

小小一個水壩,擁有調節流量的閘門就行了。

水壩的寬度在1米,連接著兩岸,也算是一座橋梁。

就這樣,算上水泥的養護時間,20天左右,陸遠終於把這座水庫連同水壩給建造好了。

接下來,隻需要等待它慢慢蓄水之後,就能正式投入魚類,開始養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