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影視基地高起牆(1 / 2)

高起牆,50多歲了,20歲的時候就跟著港城大佬級人物在這個武俠影視基地做小弟,後來慢慢做到主管,經理,製片人,直到帶著他起步的大姐大因為身體原因,想回港城老家養老了,他貼上自己多年來省吃儉用的存款,又回老家叫上親戚兄弟一起集資,把這個基地盤了下來,如今也經營了十來年。

他是一個很踏實的人,自知從小沒好好讀書沒啥學曆,要在社會上立足,隻能埋頭苦幹。很多當年的同事,因為進入武俠劇的圈子早,都早早的加入其他劇組團隊,賺大錢攀高枝去了,隻有他幾十年如一日,踏踏實實堅守一個基地,任勞任怨,成為圈內有一定份量的人物。

當宇思德把丘山飛介紹給高總的時候,高總簡單問了幾個問題,就欣然同意留下丘山飛,還要收他做徒弟,帶在身邊做關門弟子來培養。

宇思德是提前和高總打過招呼的,一方麵說了自己想拍一個公益主題的抖劇連載,放在抖音平台;一方麵有一個從南亞脫困回來的發小,希望能在這裏既作為故事原型,又作為劇組成員,從頭學起。因為擔心高總不收,宇思德打算自掏腰包,每個月補貼三千塊生活費,請高總轉為發放工資作為底薪和食宿保底成本。現在高總答應收徒,宇思德更加放心了,想加大投入,把拜師費也交了。

高起牆叫來一位現場的武打師傅,把丘山飛領到攝製大棚裏去觀摩,直接就吩咐以後有打戲都帶著他出鏡。等丘山飛開開心心的走了,高起牆這才繼續泡著茶,跟宇思德說了自己的想法。

“宇經理啊,你可知道,現在的抖劇市場有多卷嗎?做的人太多了。但是如果像我們這樣自己有基地的,平時靠收場地和道具費用,就夠養活我們大幾十號人,要搞自製劇成本會低了很多很多。”高起牆很是自信也很得意。

“現在做抖劇,一集一分鍾的成本,可以是一萬塊到十萬塊,也可以是一千塊到小幾千塊。就你剛才提到的阿飛的經曆,我看,三千塊一集差不多了,如果計劃拍攝十五集,也就是4到5萬。便宜不?”

“牆哥,有這麼便宜嗎?那我自己都可以投了。”宇思德來勁了。

“嗯,我就是這個意思,你把阿飛放在我這裏,我會視如己出。你我也算忘年交,更何況昨天雷總監給我打電話我才知道你做了他的下屬,那更是親上加親。你想給阿飛出保底薪水和拜師費,我呢,就索性當做你的抖劇投資,你出五萬塊,我負責把這部抖劇第一季拍完。15集,也就是15分鍾。到時候我在全 網各個平台去打發行,你就是聯合出品人,所有收益你分一半。你拉來的讚助費或者植入廣告,收益你拿七成!”高起牆很快就把這裏的行情和標準的分潤模式講清楚了。

宇思德知道,要是換了旁人,這個圈子很複雜,水也很深,可能投入三四十萬也不夠一部短劇燒錢的。影視圈這幾年越來越趨向平民化,而真正能叫好又叫座,光靠院線級的大製作就能賺大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所有的大製作,都要靠係統IP和整體營銷,有強大的實力和勢力做後盾,甚至要有產業鏈,出周邊,出IP授權換取更多的收入,才可能確保一部超級院線大片回本。

“我這裏還有幾個專業的候選編劇,都是小姑娘,我推薦給你看一兩個,她們都是在一些博客平台或者內容平台發發日常分享出名的。我關注很久了,我這裏也要積累你們說的那個啥鏈條?”

“供應鏈?”宇思德反問。

“嗯,嗯。你們要產品供應鏈,我們這裏最關心的是才女供應鏈。青年女作家,是當下最容易捧紅的。那,這個你先看看。”說著,高起牆轉發了一個鏈接給到宇思德的手機。

“你先看著,我去安排下晚上的接待,今晚別走了,幾個大導演和資方在我這裏聚餐,今年有幾部戲要盤一下。”

“哦,我先看看。晚飯,我就不吃了;您看方便的話,多帶帶丘山飛,他在等於我在。”宇思德回了一句就低頭看手機。

“那我不勉強,你以後有空隨時來,我的朋友就是你的朋友。叫你們家老雷記得多給我拉投資啊。”高起牆出去安排晚上的宴請。這才下午兩點多,宇思德就打算多呆一會再去處理後麵工作。

翻看著一個青年女作家的作品,五篇很有趣的標題顯示在上麵:《財富自由就是一塊遮羞布》、《黑暗森林法則就是讓你不相信光》、《吐槽也要講的邏輯,懟王是如何練成鐵算盤的》、《易怒的人,這句話就能把它滅了》、《時尚的背後往往住著一顆落後的靈魂,半截入土》;而這個女文青是個獅子座,筆名徐謙,自我簡介叫:“道係青年、鬆弛文學、流氓邏輯、玄學愛好者,一個尚未出名的小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