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海島度假?(1 / 2)

在場的全體員工享受了秦阿姨商務套餐後,就各自離去。有的國際組的同事回到樓上繼續工作,有的回家,有的接班去逛霞飛路了。畢竟今天是周末嘛。

而我們這過關的11人,在公司專車護送下,前往海島享受公司的轉正福利。一路上的美景無數,翻過多座跨越申江的大橋,鑽過隧道,最後上跨海大橋;沿途看到都市的高樓林立,之後還有不少田園風光,更經過了一個大型古堡樂園。因為大多數同事都不是東華市的人,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美麗的大橋風光,一路上拿出手機拍攝的聲音和驚歎的尖叫不絕於耳。

我們公司招聘進來的人,是有多麼工作狂啊。顯然大家來到東華市打拚,基本上很少有外出旅遊逛街休閑的安排。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穩健行駛,我們上島了。

車子先是繞環島開了一圈,海島上有一些古跡宗祠可以參觀。停停走走,島上有村民像是專程等在每個景點似得,歡迎我們到來,熱情的給我們介紹這裏的千年曆史:有各個家族的鄉賢名人,也有千年來多次組織抗擊海匪海寇的各個氏族中被供奉為英雄的先祖和英雄人物,也有我最關心的島上村民逢年過節的非遺手工美食,更有各類婚俗節慶的熱鬧場麵。這一陣教育,讓大家都顯得振奮不已,也感歎隨著經濟發展,年輕人駐守海島老家的人越來越少,才讓這裏成為忠叔這樣的大佬可以覓得的難得的休閑僻靜之所。

這就是大家常說的:有錢的老人去鄉村,想賺錢的青壯年進縣城。

在傍晚前,我們抵達了一片海灘,有礁石,有沙灘,有漁船,這裏還可以玩海捕!我們去體驗了一把抓魚抓蝦蟹的樂趣。

秦非、徐謙和丘山飛已經穿著寬鬆的膠皮連身衣,漁民海捕的專用裝備,在那裏等我們了。海捕在一片退潮的礁石中進行,應該是忠叔安排把餌料提前一天就投放下去了。這會正好退潮之後還沒有漲潮前的時光,我們十來個人換上現場準備的穿戴裝備,還有工具,就跟著秦非一起學趕海。因為服裝不是量身定做的,大家都挑寬鬆的來,動作就不那麼自然,有時候在趟水遊走礁石間,像企鵝寶寶,又像是傷兵,樣子很可愛。

“這可不得了啊,第一次吃海鮮可以自己抓。”同事們興奮不已,尖叫聲,歡樂的捕獲時喜悅的呼喊聲不絕於耳。

“非兒,你之前怎麼不帶我來這裏?”站在礁石堆裏的我,很嬌氣的責問我身旁動作麻利,收獲頗豐的秦非。

“那要問問你家三德子啊。你想想看,我容易嗎,這才幾個月,我給他寫的文案都多少篇了!還有那個大脖子,廢了我兩個多星期在他們學院裏跟董事會彙報,還把學院設計給做掉了。”秦非拿著勾叉和網兜,在那裏賣力抓海鮮,頭也不抬的回我。

“嗯。好像是的,我也每天都是連軸轉。”我想了想,自己這段時間還真是沒有閑著。

“好大的海蟹啊。”這時候不遠處的同事,用夾子和鉤子挑起來一隻蟹鉗比手掌都大的海蟹。山雞趕忙跑過去圍觀,丘山飛就拿著網兜協助把大海蟹裝進桶裏。燕子在另外一邊陪著兩位行政部和人事部的實習生,三位姑娘此刻都不像是柔弱的人,其中有一位個子最高的女生,動作麻利,“悶聲發大財”,動作連貫,一堆一堆的海蟹海魚往桶裏裝。燕子和另外一位女生就打下手,根本不抬頭看大家,也不多說話。

“這一片海域有被汙染的可能嗎?”我看了看興奮的同事們,又看了看秦非,小聲問道。

“你看遠處!”秦非指著遠處,隱隱約約有一條長長的圍堰。

“這是啥?”我好奇的問道。

“這是和東大海洋學院以及東大工程學院合作開發的圍堰,早十年就開始研究了,這裏是東華市和周邊沿海省份的第一個試驗點。圍堰可以檢測海水質量,也有過濾係統。這個耗資可是數百億的課題呢!”秦非笑著跟我說。

“哦。那就好。”我隻關心吃到健康美味的海鮮,就開心了。

正說著,我一個沒站穩,手按到礁石上一塊突起的部位,就聽到一個清脆的“哢噠”聲,這塊突起的石塊,動了一下,表麵出現一個非常小的液晶屏,緊接著發出一聲很輕的電子音:“你好小寶貝。”

我嚇了一跳,輕聲跟秦非說:“非兒,非兒,快過來,這裏有機關。”

秦非頭也沒抬的跟我說了一句:“你把手放開,就恢複原狀了。明天你就知道為啥我帶你來這塊區域了。假裝啥也沒看到哦。”

“啊?哦。”我趕緊鬆開按住的手掌,液晶屏一下子消失了。說實話,要不是絕對的巧合,誰也看不出這裏居然還有一個高科技的機關,這裏連著啥?有啥裝備?還是有密道?我腦海裏一下子浮現出很多科幻大片的場景。

既然秦非說我明天就知道了,我當下就不多問了,也假裝沒看到這東西,就和大家一起歡樂的趕海抓海鮮。此刻我突然意識到,過去二十年,我好像每天兩點一線讀書學習,大學期間也是喜歡足不出戶,幾乎沒有去旅遊,我知道的世界並不大。而秦非似乎在東華市生活了這幾年,見識大多了;而且她接觸的人,都可以稱得上是人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