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瑞三年八月十五。是夜。玉盤高掛,月桂飄香。本該合家團圓的中秋佳節,卻不見百姓歡慶賞月。隻看見一隊隊身著黑甲的精兵在街上來回巡邏。遠處隱約聽到陣陣打殺聲。蕭索的秋風卷起落葉刮過空曠的街道。帝都慶餘籠罩在一片肅殺氣氛中。
變故發生在傍晚時分。在西北英勇退敵,凱旋歸來的大將軍毓親王寒隱親帥精兵入帝都,命京兆伊封鎖帝都九門,嚴禁出入。在夾道歡迎的民眾尚不知所措時,登上帝都最高的乘風樓。怒斥當今皇上惡行。呼:“今上無德,累及百姓,先賢有雲‘天下之大,有德者居之,無德者失之’,今我願承萬世之罵名,取其位而代之,但求救黎民於水火中。”今王康瑞帝自登基後不思為百姓造福,反而橫征暴斂,搜刮民脂民膏,早已民怨沸騰。而毓親王本因戰功彪炳,寬廣仁厚而廣得民心。一番言語更是打動人心。百姓無不歡呼呐喊,曰:“誅暴君,施仁政。”毓親王留副將徐蒙,吳燃安撫民眾,帶精兵殺入皇宮。其時,皇上正於未央宮中設慶功宴,待賀毓親王大勝而歸。
毓親王寒隱乃先帝惠仁帝長子。其母是被獻進宮的舞女。容貌豔麗。惠仁帝與皇後夫妻恩愛,鶼鰈情深,登基多年不曾納妃。可惜婚後皇後一直未能誕下皇子。君臣紛紛上奏要求納妃。先帝心情煩燥,醉酒而與其一夜風流。醒後自責不已。本欲對皇後隱瞞此事,卻不知,此女一夜受孕,暗結珠胎。先帝欲派人拿掉孩子,誰知此女性格剛烈,抵死不從,終傳至皇後耳中。皇後賢德大度,狠狠責罵了先帝,並把其迎入宮中,親賜蓉妃,居延慶宮。這是惠仁帝納的第一位妃子,民間眾說紛紜。十個月後,蓉妃產下皇子,賜名隱。成為惠仁朝的皇長子。若皇後一直無所出,此皇子將成為下一任國君。蓉妃母以子貴,一時榮耀無比。但蓉妃是聰慧女子,一直默默無聞的養育皇子,對這一切都不聞不問。五年後,或是誠心感動上蒼,已近不惑的皇後居然懷孕。惠仁帝欣喜若狂,大赦天下,為即將誕生的皇子祈福。皇後懷孕七個月時,在後花園與五歲的寒隱嬉鬧,隱不慎掉入湖中,皇後著急呼救,竟動了胎氣。是夜,皇後早產,誕下一名男嬰,而身體一直虛弱的皇後在聽到嬰兒哇哇大哭後,疲憊的閉上了雙眼,並再沒有睜開。皇後歸天後,先帝悲痛欲絕,舉國哀悼。後經丞相勸慰,才重新振作,重理朝政。皇後之子,賜名律,封清嘉王朝太子。蓉妃因對子管教不力,累皇後因早產歿,打入冷宮。兩年後,蓉妃病死。適逢清嘉王朝與冀北國交戰後敗,冀北國索要質子以牽製清嘉王朝,惠仁帝此時記起了自己的皇長子--隱,下旨命七歲的隱帶所納財物以學習考察名義前往冀北國。自此再也沒有人提起這位皇子,清嘉王朝的皇長子消失在人們記憶中。
五年後,清嘉與冀北國戰火又起。此時的惠仁帝已步入老年,對朝政力不從心。朝中黨同伐異,各派為利益爭吵不休,而太子年幼貪玩,對朝政置之不理。偌大清嘉王朝,一時竟無可用之將。前線連連失利,許多城鎮都被冀北國占領。正當清嘉臨滅國之禍時,一年輕男子帶王上令牌闖入軍營,以令牌為憑處斬懦弱無用的主將李占龍,又在軍中對將士曉以大義,振奮軍心。後身先士卒,親率騎兵突襲敵營,大獲全勝。將士無不對其心悅誠服,最終將冀北國趕出清嘉王朝。
班師回朝後的慶功宴上,此男子手持令牌,對先帝高呼:“兒臣寒隱恭祝父皇身體安康,福壽無疆。清嘉王朝國祚綿長,千秋萬代。”此時,老邁的惠仁帝才認出此令牌是乃是皇子自出生就被賜有的,眼前這名俊美男子,是被送去冀北國十五年,一直生死不明的皇長子隱。惠仁帝不禁欣喜若狂,縱然因當初皇後的事一直不願看到他,可終究是血脈至親,對於多年不見的兒子他還是想念的。後,帝執其手,親封毓親王。居於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