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阿賴耶識(1 / 2)

正法非常難,須證阿賴耶,若依文解義,是名真外道。

密法基本以唐密為主,唐密的特點就是講心性的秘密,而這個秘密,不是不能告訴大眾,而是告訴大眾也聽不懂,如同一個蘋果的味道,賣蘋果的如何告訴你呢?佛性是需要證悟,才能進入密室,也隻有進入密室才能悉知密室的一切。顯教基本是教你如何進入密室,密教是教你如何開發密室,讓密室(佛性)作用大光異彩。這就是密法與顯教的區別。也隻有證悟佛性你才有機會得到大解脫,華嚴宗如何禪宗如此,淨土宗更是如此,宗宗都是如此,顯密本為一家,隻為二諦說。這就是佛陀施舍眾生的方便之法。智慧之法。很多人喜歡說我要開悟見性,那你先學習開悟見性的方法啊,學都不學習,用什麼來開悟見性。有人故意玄虛說什麼開悟見性很難,我們想問一下,不能開悟見性你學佛有什麼用?學點理論知識能解脫嗎?絕對不行的。而現在很多學者自以為明白了佛法,整天研究理論,結果佛邊邊都靠不近,白白浪費功夫。這就是外道。外道於佛教外立道者。為邪法而在真理之外者。資持記上之一曰:‘言外道者,不受佛化,別行邪法。’天台淨名疏一之本曰:‘法外妄解,斯稱外道。’三論玄義上曰:‘至妙虛通,目之為道。心遊道外,故名外道。’圓覺經集注中曰:‘心行理外,故名外道。’梵網經上曰:‘天魔外道,相視如父母。’法華經譬喻品曰:‘未曾念外道典籍。’圓覺經曰:‘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身心。’外道之種類不一。百論有‘二天三仙’,四宗論及入大乘論有‘四外道’,維摩經,涅槃經等有‘六師’,唯識論有‘十三外道’,瑜伽論有‘十六外論師’,外道小乘涅槃論有‘二十種’,大日經有‘三十種’,涅槃經,僧祇律等有‘九十五種’,華嚴經,智度論等有‘九十六種’。外道理論很多,但是理論永遠無法代表佛性的。在佛教記載外道有五種,一、說我外道。意思指一切唯我,而真正我(不明本性),這是第一,第二、說常外道,認為世界一切常性,不生不死等等說法。三、說斷外道,認為自己所理解的都是對的。四、說現法涅槃外道,認為涅槃是意識思維的。五、說無因外道,認為一切緣起本來就有。以上五種外道是不可取的,我們不排除外道,但是絕不以外道理論為解脫法,這是鑒別正法與外道的標準。

佛法因緣法,不乏有外道,眾生長知見,才能破邪信。

關於外道,是大家非常關心的話題,在佛教中,尤其對外道的解釋非常之多,外道亦立三寶。百論疏上之中曰:‘廣明三寶化世,此中凡列十師:一迦毗羅三寶行世,二優樓迦三寶行世,三勒沙婆三寶行世。(中略)迦毗羅謂佛寶,弟子謂僧寶,僧法住謂法寶。’外道一般有以下四種執著,一邪因邪果,外道雲大自在天能生萬物,萬物若滅,還歸本天,若天嗔,則四生皆苦,若天喜,則六道悉樂。然天非物之因,物非天之果,蓋是邪心之所畫,故曰邪因邪果。二無因有果,執萬物無因而有自然,例如言萬物依造化而有,造化無因,簡言之,即造化無因而有果也。又名自然外道。就無因言,謂為無因,就有果言,謂為自然,此其所執也。三有因無果。斷見者流,謂唯有現在實無後世,例如草木,盡於一期是也。四無因無果,總為撥無因果之邪見,無可受苦樂果之善惡業因,亦無對於善惡業因之苦樂果也。三論玄義曰:‘總論西域九十六術,別序宗要,則四執盛行:一計邪因邪果,二執無因有果,三立有因無果,四辨無因無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