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幾番風雨海上花3(1 / 3)

“黑點”之說,是指當時張愛玲被輿論指為“文化漢奸”,甚至到了一九八年劉心皇的《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中,張愛玲還被列為“落水文人”。但這些指責與批判基本上都是謬誤的,正如學者張泉所指出:“胡蘭成是胡蘭成,張愛玲是張愛玲,不能因兩人曾有感情糾葛而在政治身分的界定上實行封建製的株連原則。”

學者王巧鳳對此有極為精辟的分析,她指出胡蘭成扮演的是一個長者、父親、保護人的角色。他也許並非有意,但確是以“奇貨可居”、“不輕易出示”的心態來對待張愛玲的。他對張愛玲不介意他的家室,結不結婚無所謂,亦不在意他“才子風流”、“挾妓遊玩”的習性,而隻沉浸在對他的喜愛情感裏的男子式慷慨之氣,頗為驚奇而感歎,因此他願意和她結婚。因為張愛玲所表現的這一切,都符合傳統“菲勒斯中心主義強調父權製的正麵價值是衡量一切的標準,從而維持其社會特權的一種態度。”既不影響他的生活、追求、習性,還有張愛玲的才氣名聲、家世背景為他增添榮耀,他自然是樂意的。

是她說的,他們回不去了。他現在才明白為什麼今天老是那麼迷惘,他是跟時間在掙紮。從前最後一次見麵,至少是突如其來的,沒有訣別。今天從這裏走出去,卻是永別了,清清楚楚,就像跟死了的一樣。的完成是在張愛玲的第二任丈夫賴雅去世之後,張愛玲在人生又經曆一次孤身飄零,對於往事的最後回眸,她是那樣纏綿而百感交集!她寫著:“他在絕望中摟得她更緊,她也更百般依戀,一隻手不住地摸著他的臉。”是世鈞,還是蘭成?我們何曾看過張愛玲筆下有這樣動人而淒美地描寫,也惟有這一次了。“此情可待成追憶,隻是當時已惘然。”張愛玲以她半生情緣,成就一部“回不去了”的《惘然記》有段時期也叫《惘然記》,而後來張愛玲又有些短篇小說如《色,戒》、《浮花浪蕊》、《相見歡》等結集名為《惘然記》,張愛玲在書前寫有一序,亦引用李商隱的詩句,可見她對這份感情的陳跡殘影的珍惜。

張愛玲在解放後的政治空氣中大約也有一種無處容身的感覺,而這種感覺該是她最終離開大陸的原因。弟弟張子靜晚年說他在一九五一年春曾問及她對未來有什麼打算。張愛玲默然良久,不做回答。張子靜在《我的姐姐張愛玲》中回憶說:她的眼睛望著我,又望望白色的牆壁。她的眼光不是淡漠,而是深沉的。我覺得她似乎看向一個很遙遠的地方,那地方是神秘而且秘密的,她隻能以默然良久做為回答。

當然這些遲來的正義之聲,都是在距當時半個世紀之後,甚至是在張愛玲過世之後才發出的。從一九四五年八月到一九四六年十一月的一年多的時間裏麵,張愛玲沒有發表任何一篇文章,事實上也沒有任何機會讓她發表文章。麵對輿論排山倒海地指責她是“海上文妖”,而她原本筆下的遺少生活、洋場故事、男女情愛傳奇,在抗戰勝利後的國共鬥爭的新形勢中,顯得蒼白而冷寂;而更主要的是她的感情受到了猝不及防的重大打擊,她幾乎難以承受生命之重。因之她該有多少次靈魂的掙紮、內心的糾鬥,但終究無法擺脫,當然也就無力提筆為文了。

一九四七年六月十日胡蘭成收到張愛玲簡短的決絕信,信中寫道: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不喜歡我了的。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此惟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信中的“小吉”,隱喻小劫。這表明張愛玲並沒有趁胡蘭成之危,來和他談分手之事,而是在知道胡蘭成經濟上可以自立之後,才向他宣布一年半前的決定,中止早已名存實亡的夫妻關係。

張愛玲似乎是把自己的靈魂借中假想的會麵和回憶做最後一次的道別,從此永不再回頭了。她仿佛還記得多少年前那個夜晚,胡蘭成最後一次吻她,而她麵對著無法挽回的事實,惟有淚流滿麵,哽咽中卻叫得一聲“蘭成”!不是纏綿悱惻,而是清堅決絕。因此她在改寫的中,又添加了一筆:兩人此指小說中的世鈞和曼楨。是這麼站著,對看著。也許她也要他吻她。但是吻了又怎麼樣?前幾天想來想去還是不去找她,現在不也還是一樣的情形?所謂“鐵打的事實”,就像“鐵案如山”。他眼睛裏一陣刺痛,是有眼淚,喉嚨也堵住了。他不由自主地盯著她看。她的嘴唇在顫抖。學者金宏達在《論十八春》中指出:“中這種為張愛玲創作中少有的美好而明淨的戀愛描寫,也許還有一個作用,就是讓我們了解命運是在以何種力量以及何種方式整個地摧毀曼楨這個善良的女性。她在受害並被禁閉之後,竭力反抗,曆經艱難,直到逃脫,其力量主要來自對世鈞的愛情,來自對愛的信賴與期待,卻不曾想曼璐的安排、一係列的錯過,以及世鈞的易於消沉,已經斷絕了她的後路。世鈞和別人結婚了,聽了這消息時,‘曼楨兩隻手撳在窗台上,隻覺得那窗台一陣陣波動著,自己也不明白,那堅固的木頭怎麼會變成像波浪似的,捏都捏不牢。’的確,誠如一句旁白所道出的,‘不管別人對她怎麼壞,就連她自己的姐姐、自己的母親,都還沒有世鈞這樣地使她傷心。’”而這不就是當時她的心情寫照嗎?“不管別人對她怎麼壞,就連她自己的父親,自己的母親,都還沒有胡蘭成這樣地使她傷心。”中,她又加添了原本所沒有的句子:也許愛不是熱情,也不是懷念,不過是歲月,年深月久成了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