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鬱金香》說的仍是沒落家族的故事,寶初、寶餘這對同父母的兩兄弟,都是姨太太所生的,寶初的母親死得早,那時寶餘的母親還是個少女,她先撫養寶初,而後才有寶餘的。他們來到姐姐家住一個暑假,這姐姐——阮太太,雖然終日在家不過躺躺靠靠,總想把普天下的人支使得溜轉。而寶初本來就是個靜悄悄的人,他對於人世的艱難知道得更深些,因此他不像寶餘敢對女仆金香調情。金香是阮老爺前妻遺留的丫頭,自從老爺取了填房阮太太,她便成為阮公館裏的遺少了。在這方麵,金香的處境跟寶初有幾分相似,都是雙重的“被遺棄者”。小說雖然沒有交代寶初與金香兩個人愛情的萌生過程,但不難想像,寶初與金香的愛情是建立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基礎上。小說花了相當多的篇幅在寶餘與金香的調情上,而其實寶初和金香才是存在著“真情”的。我們看當金香得知寶初從外麵回來後,趕緊化妝:“她操作了一天,滿臉油汗,見不得人,偷空便去拿一塊冷毛巾擦了把臉,又把她的棉花胭脂打潮一角,揉了些在手掌心上,正待拍到臉上去。”“女為悅己者容”,可見金香的心裏是有寶初的。寶初與金香是有真情的,但卻不是刻骨銘心的,他們對這份愛情都感到是無望的。小說在“金香釘被”一節,有甚多著墨。當金香聽說寶初要到徐州的銀行裏做事,她先是愣住了,在短暫的沉默之後,淡淡地一笑道:“啊,怪不得呢,太太叫我給你釘被,我想這熱天要棉被幹嗎?”其後,寶初跟著她跪在被子上,握住了她的手,金香的眼淚流出來了,她讓寶初起來,“寶初到底聽了她的話,起來了,隻在一邊徘徊著,半晌方道:‘我想……將來等我……事情做得好一點的時候,我我……我想法子……那時候……’金香哭道:‘那怎麼行呢?’其實寶初話一說出了口聽著便也覺得不像會是真的,可是仍舊嘴硬,道:‘有什麼不行呢?我是說,等我能自主了……你等著我,好麼?你答應我。’金香搖搖頭,極力的收了淚,臉色在兩塊胭脂底下青得像個青蘋果。她又搖了搖頭,道:‘不是我不肯答應你,我知道不成呀!——’”由於寶初的不夠堅決,由於命運的播弄,兩人終究無法在一起。
但在寶初臨行前,金香為他的市民證用白緞子精心製作一個套子,這是他們兩人愛情的一件證物。“那市民證套子隔一個時期便又在那亂七八糟的抽屜中出現一次,被他無意中翻了出來,一看見,心裏就是一陣淒慘。然而怎麼著也不忍心丟掉它。這樣總有兩三年,後來還是想了一個很曲折的辦法把它送走了。有一次他在圖書館裏借了本小說看,非常厚的一本,因為不大通俗,有兩頁都沒剪開。他把那市民證套子夾在後半本感傷的高潮那一頁,把書還到架子上。如果有人喜歡這本書,想必總是比較能夠懂得的人。看到這一頁的時候的心境,應當是很多悵觸的。看見有這樣的一個小物件夾在書裏,或者會推想到裏麵的情由也說不定。至少……讓人家去摔掉它罷!當時他認為自己這件事做得非常巧妙,過後便覺得十分無聊可笑了。”寶初丟掉這個小物件仿佛愛情已成往事,終無結局。而後哀樂中年的他,坐著電梯,一群娘姨小大姐湧進來;聽見“金香”二字,對照往事,即使人麵相對也不堪回首:“再上一層樓,黑暗中又現出一個窗洞,一枝花的黑影斜貫一輪明月。一明,一暗;一明,一暗。電梯在三樓停了,又在四樓停了,裏麵的人陸續出空,剩下的看來看去沒有一個可以是金香的。”“可見如果是她,也已經變了許多了,沉到茫茫的人海裏去,不可辨認了。”後來寶初更聽到“金香愛上寶餘”的流言,這話還真真切切出自主要當事人——寶餘——的太太之口,變成了是寶餘的一段豔史,就連這樣綺麗美好的往事,竟也被衝淡殆盡,完全沒有自己的份兒。“寶初隻聽到這一句為止,他心裏一陣難過——這世界上的事原來都是這樣不分是非黑白的嗎?他去站在窗戶跟前,背燈立著,背後那裏女人的笑語啁啾一時都顯得朦朧了,倒是街上過路的一個盲人的磬聲,一聲一聲,聽得非常清楚。聽著,仿佛這夜是更黑,也更深了。”小說以《鬱金香》命名,但卻與“鬱金香花”無關,倒是女主角名叫“金香”,這“鬱”字似指心情的“鬱鬱寡歡”,是金香之“鬱”,又何嚐不是寶初之“鬱”!
我們知道一九四七年五月,張愛玲在寫《鬱金香》時,她正處於內外交困之際,因為就在距離《鬱金香》連載完畢的十天,也就是一九四七年六月十日,胡蘭成收到張愛玲的信,張愛玲在信上寫道:“我已不喜歡你了……這次的決心,我是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張愛玲在寫這信時,幾乎與寫《鬱金香》同時。而尤有甚者,張愛玲因胡蘭成的關係,被視為“文化漢奸”而遭打壓,她最後僅剩的唯一的發表園地也告結束。文名一度顯赫的張愛玲,就此悄然沉寂了,正如好友柯靈的描述:“感情上的悲劇,創作的繁榮陡地萎縮,大片的空白忽然出現,就像放電影斷了片。”盡管張愛玲在這之後,又在大陸生活了五年,卻再沒有用本名發表過一篇文章,因此它不同於後來用筆名梁京發表的和。如果說是沒落家族男女蒼涼之情的集大成者,那麼《鬱金香》就是這嫋嫋的餘音。一篇散佚五十八年的《鬱金香》,讓我們重見舊時的花容,也讓我們遙想當年剛經曆感情創痛的張愛玲和她的“時代”。“影子”似的沉沒的時代背景裏,有著“陰暗而明亮”的蒼鬱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