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攻人之惡毋①太嚴,要思其堪受②;教人以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注釋】①毋:無、不。②堪受:能否接受。
【譯文】在指責別人的缺點時候不要太嚴厲,要想一想別人是否能夠接受;教導別人做善事,也不能要求太高,要考慮別人是否能夠做得到,不要使對方感到太困難。
【原文】糞蟲①至穢②,變為蟬而飲露於秋風;腐草無光,化為螢而耀采於夏月。
故知潔常自汙出,明每從暗生也。
【注釋】①糞蟲:糞土所生的蟲。②穢:髒臭的東西。
【譯文】糞土中生長的蟲兒是肮髒的,但它蛻變成蟬後,飲用的卻是潔淨的露水;腐敗的草木本身不會有光澤,但它孕育出的螢火蟲卻在夏夜裏閃耀出熒光。從這些自然現象中可以領悟出一個道理,那就是好的東西常常出自於汙穢之中,光明的東西往往在黑暗中孕育。
【原文】矜高①倨傲,無非客氣降伏得,客氣下而後正氣②伸;情欲意識,盡屬妄心③消殺得,妄心盡而後真心現。
【注釋】①矜高:自誇自大、自以為是。②正氣:剛正之氣。③妄心:虛幻不實的想法。
【譯文】一部分人之所以會心高氣傲、自以為是,是因為他們有一種脫離實際的虛浮之氣,如果能消除這種虛浮的習氣,其心中的浩然正氣才會出現;一個人心中的情欲是由虛幻不實的想法所引起的,隻要能夠消除這種虛幻不實的想法,其真正善良的本性就會顯現出來。
【原文】飽後思味,則濃淡之境都消;色後思淫,則男女之見盡絕。故人當以事後之悔,悟破臨事之癡迷①,則性定②而動無不正。
【注釋】①癡迷:對某事物喜愛到了極點,達到了入迷的程度。②性定: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性格,即本性安定不動。
【譯文】吃飽飯後再品嚐飯菜的味道,食物的甜美就不能體會出來;色欲被滿足之後再來回想淫邪之事,就不會再有男歡女愛的念頭。所以,人們如果能用事後悔悟的心情作為另一件事情的開端來判斷參考的話,那麼就可以避免錯誤的發生,而保持純潔的本性,在做事上就有了原則,而不至於越軌。
【原文】居軒冕①之中,不可無山林的氣味;處林泉之下,須要懷廊廟②的經綸。處世不必邀功,無過便是功;與人不要感德③,無怨便是德。
【注釋】①軒冕:軒指馬車,冕指禮服,軒冕比喻高官,顯貴的人。②廊廟:比喻在朝做官。③感德:感激他人所施的恩德。
【譯文】身居高職享受俸祿的人,不可以不具備隱居山林的居士們所具有的淡泊之氣;而隱居山林的居士,則應該懷有治國的大誌和才能。為人處世不要時時想著去追求名利,其實隻要不犯錯誤就是最大的功勞;施舍恩惠不要渴求對方去感恩,隻要沒有人怨恨自己,就已具備高深的德行了。
【原文】憂勤①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②;淡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
【注釋】①憂勤:想盡辦法、用勁體力去做事。②怡情:即陶冶情操。
【譯文】勤勞能幹愛做好事是一種美德,但是如果太認真則會把自己弄得太苦,也就不利於調解自己的性情,從而使生活失去樂趣;淡泊寡欲、與世無爭本來是一種高尚的情操,但是過分枯燥,逃避社會現實,就沒有辦法去做對他人有幫助的事情了。
【原文】事窮勢蹙①之人,當原其初心;功成行滿②之士,要觀其末路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