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菜根譚4(3 / 3)

【譯文】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篇真正的好文章,可惜被殘缺不全的文章給遮蓋住了;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首真正的好樂曲,可惜被妖豔的歌聲、舞蹈所淹沒了。所以做學問的人要排除外界的幹擾和誘惑,直接去尋找人最自然的本性,這樣才能夠得到真正享用不盡的學問。隻有心存儉苦,才能感受成功後的喜悅,樂趣無窮;得意的時候,往往潛藏著失意的悲傷。

【原文】富貴名譽自道德來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①。繁衍自功業來者,如盆檻中花,便有遷徙廢興。若以權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

【注釋】①舒徐:舒,展開;徐,緩慢;舒徐指從容自然。

【譯文】人世間的富貴名譽,如果是通過自己的品行和修養得來的,就像生長在山林中的花草,會不受任何外界的束縛自然地成長;如果是因先人的功業換來,就像生長在盆檻裏的花草,會因為生長環境的變遷或繁茂的生長或枯死。如果是通過玩弄權術或依靠暴力得來的,其就像插在花瓶中的花草,因為沒有根基,隻有等待著凋謝枯萎。

【原文】棲守道德①者,寂寞一時;依阿②權勢者,淒涼萬古。達人③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④,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注釋】①道德:指人類約定俗成的法理與規範。②依阿:依附,沒有主見,曲意逢迎,隨聲附和。③達人:指心胸寬廣、通達知命的人。④身後之身:指死後所留下的名譽。

【譯文】一個能堅守道德準則的人,也許會有一時的寂寞;一個攀附權貴的人,卻會有永遠的孤獨。心胸寬廣、通達知命的人,重視物質以外的價值,他們會考慮到死後的千古名譽,所以寧可堅守道德準則,忍受暫時的寂寞,也不會因趨炎附勢,依附權貴遭受後人的指責,而萬世淒涼。

【原文】春至時和,花尚鋪一段好色,鳥且囀①幾句好音。士君子幸列頭角②,複遇溫飽,不思立好言、行好事,雖是在世百年,恰似未生一日。

【注釋】①囀:鳥的叫聲。②頭角:比喻才華出眾。

【譯文】春天來到時,會呈現出風和日麗的天氣,花草樹木為大地鋪上一層美麗的景色,連鳥兒也不時發出動聽的鳴叫。士人君子如果有幸能出人頭地,又能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但如果不想著寫些好文章,做些善事,那麼他雖然能活到百歲,也好似沒有在世上活過一天一樣。

【原文】學者有段兢業①的心思,又要有段瀟灑②的趣味。若一味斂束清苦,是有秋殺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

【注釋】①兢業:指盡心盡力。②瀟灑:指行為舉止自然、大方。

【譯文】做學問的人要有專心治學的想法,又要有大方、自然、不受拘束的情懷,隻有這樣才能感悟到人生的真趣味。如果一味地約束自己,過著清苦、拘束的生活,那麼這樣的人生就隻有秋天般蕭瑟、淒涼的感覺,而缺乏春天般的勃勃生機,這樣如何去培育萬物呢?

【原文】真廉無廉①名,立名者正所以為貪;大巧②無巧術,用術③者乃所以為拙。

【注釋】①廉:廉潔。②大巧:形容極度聰明的人。③術:方法。

【譯文】一個真正廉潔的人並不一定有廉潔的名聲,為自己樹名立聲的人隻不過是貪圖虛名罷了;一個真正聰明、有大智慧的人是不會去玩弄權術的,玩弄權術的人是為了掩飾自己的無能和愚蠢。

【原文】心體①光明,暗室中有青天;念頭暗昧②,白日下有厲鬼。

【注釋】①心體:即心地。②暗昧:指陰險的人。

【譯文】心地光明磊落的人,即使是在黑暗的屋子裏,也如同在明亮的天空下一樣;心地陰險的人,即使在青天白日下也像是陰森的惡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