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如果肝髒生了病,就會有眼睛看不到東西的症狀;如果腎髒出了毛病,就會有耳朵聽不到聲音的症狀。病雖然生在人不能看見的地方,但表現出來的症狀人們卻能看得見。所以仁人君子要想在明處掩飾自己的過錯,就要做到在察覺不到的細小之處不犯錯誤。
【原文】福莫福於少事①,禍莫禍於多心。惟少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惟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
【注釋】①少事:此處指沒有煩心的事情。
【譯文】人生最大的幸福莫過於沒有煩心的瑣事,最大的災禍莫過於猜疑、妒忌別人。隻有沒有煩心事的人,才真正知道清閑的幸福;隻有心平氣和的人,才能真正理解猜疑和妒忌帶來的禍患。
【原文】處治世宜方①,處亂世②當圓,處叔季③之世當方圓④並用。待善人宜寬,待惡人當嚴,待庸眾之人宜寬嚴互存。
【注釋】①方:指品行端正。②亂世:動蕩之世,與“治世”對稱。③叔季:古時長幼順序按伯、仲、叔、季排列,叔季排行最後。④圓:圓滑,指人遇事善於隨機應變。
【譯文】生活在盛世待人處世應當嚴正剛直,生活在亂世待人處世應當圓滑,遇事要隨機應變,生活在衰亂將亡的末世,待人處世就要方圓交相使用。對待心地善良的人應寬厚,對待邪惡的人應嚴厲,對待平庸之輩則要根據具體情況,寬容和嚴厲並用。
【原文】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譯文】當對別人有過幫助和恩惠時,不要常常把這些事情掛在嘴上,但是對於自己所犯下的過錯則要時時放在心上,以便反思;對於別人的幫助和恩惠要牢記在心上,不可忘記,而對別人的怨恨則要及時忘記。
【原文】心地幹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①;聞一善言,假以覆短②。是又藉寇兵而齎盜糧矣。
【注釋】①竊以濟私:以盜竊別人的東西來滿足自己的私欲。②假以覆短:借用別的東西來掩飾自己的短處。
【譯文】隻有心地幹淨的人,才能稱得上純潔無瑕,才能夠研讀詩書,學習聖人的美德。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看到一個善行就用來滿足自己的私欲;聽到一句名言佳話就借它來掩飾自己的短處,這種行為就是向敵人資助武器,向盜賊贈送糧食。
【原文】奢者富而不足,何如儉者貧而有餘。能者勞而俯怨①,何如拙者逸而全真②。
【注釋】①府怨:指眾人的怨恨。②逸而全真:道家語,指安逸而能保持本性。
【譯文】生活中奢侈腐化的人,即使非常富有也不會感到滿足,如何比得上貧窮,卻因為節儉而富餘的人呢?有才能的人因操勞忙碌而招來眾人的怨恨,哪裏有生性笨拙的人安逸呢,而且還能保持純真本性。
【原文】讀書不見聖賢,如鉛槧①傭。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②。講學不尚躬行,如口頭禪。立業不思種德。如眼前花。
【注釋】①鉛槧(qiàn):鉛,鉛粉筆;槧,削木為牘;鉛槧指紙筆。②衣冠盜:偷竊俸祿的官吏。
【譯文】研讀經書卻不洞察其思想精髓,就如同一個知會寫字的工匠。身居官職卻不愛護自己的子民,就如同一個穿著官服的強盜。隻講學卻不親身去體驗,就像一個隻會念經卻不通佛理的和尚。創立自己的事業卻不考慮積累功德,就會像曇花一樣瞬間就凋謝了。
【原文】人心有部真文章,都被殘編斷簡封固了;有部真鼓吹①,都被妖歌豔舞湮沒了。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②。苦心中,常得悅心之趣;得意時,便一失意之悲③。
【注釋】①鼓吹:樂名。②真受用:真正得到了好處。③失意之悲:因失望而感到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