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大戰的轉折點(1 / 2)

陳興顯堅持與西班牙人在東勝神洲打消耗戰,是有原因的。

事情的起因,還要從海航會說起。

當陳興顯下令許仕林,停止與西班牙人的談判之後。

許仕林的腳步並未停下,他在海航會裏搞起了連橫合縱。

尼德蘭,或許應該叫聯合省(荷蘭)。

這塊地方已經鬧獨立很多年,腓力二世一直保持著武力鎮壓的方式。

腓力二世對尼德蘭的統治極為恐怖。

為了強調天主教的正統性,他把尼德蘭地區所有其他信徒,男的砍頭女的活埋。

並把屍體吊在風車上,隨風搖擺。

其次腓力二世將尼德蘭地區作為殖民地來管轄,不斷掠奪財物。

這個世界上九成九的戰爭,都是因為利益,也就是錢。

這才是尼德蘭的資產階級,奮起反抗的主要原因。

這一支由貴族、商人、手工作業者為主發起的起義,已經持續了好多年。

在許仕林的撮合下,中華、英吉利和尼德蘭正式簽署了《楠薩奇條約》。

條約大意就是英吉利女王伊麗莎白一世,派遣六千人的陸軍前往尼德蘭,支援他們的對西班牙人的反叛。

中華也從大西洋戰區,派出一個加強團三千人的兵力,趕赴尼德蘭。

同時尼德蘭人還將兩座城市交給了英吉利人管轄,一座城市交給了中華管轄。

這些城市,是作為戰後還款的抵押物。

中華和英吉利人,都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

他們幫助尼德蘭人是要錢的,軍費開支由伊麗莎白一世和陳興顯墊付。

三座被抵押的城市,尼德蘭人戰後若是不還錢,這地方可就歸中華和英吉利了。

同時三方還規定了西班牙的無敵艦隊,一旦進入英吉利海峽,各方應派出同等數量的戰艦,共同抵抗西班牙人。

為此大西洋戰區提督武正也派遣了一支巡邏艦隊,在尼德蘭不定期駐紮。

這個條約的簽訂,意味著西班牙和英吉利正式交惡。

兩國一直有仇,但英吉利人自知實力不敵,都是暗地裏搞小動作。

就比如海盜德雷克,在公開場合英吉利人可從來不承認,這個可惡的海盜頭子是效忠女王陛下的。

而且英吉利人對原葡萄牙國王安東尼奧一世的支援,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除了協助他逃離國內,建立流亡政府。

英吉利人並沒有選擇親自下場。

而從這個條約簽訂開始,英吉利和中華選擇了親自下場,支持尼德蘭人的獨立。

中華和英吉利的這種行為是什麼,那是猿糞啊!

而後世大家耳熟能詳的英吉利人擊敗西班牙無敵艦隊的戰鬥,是發生在三年後(1588年)。

但戰爭的開端,卻是從這一年就開始的。

......

當這份條約被許仕林傳回寶島之後。

陳興顯掰著手指頭,在計算著西班牙人的壽命還剩幾年。

“魚不可得,或熊掌不可得也!”

陳興顯的心情非常之好,情不自禁的說出了這句話。

到底是尼德蘭和本土重要,還是東勝神洲重要。

陳興顯將這個艱難的選擇題,推向了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