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創業應具備的心理素質(1 / 3)

成功創業家有哪些心理特征

美國曾經對75位取得成功的創業家做過研究,並歸納出了“企業家的心理特征”。這些特征成為很多創業者的座右銘。

1.自信

他們普遍都有很強的自信心,有時有咄咄逼人的感覺。

2.急迫感

創業家通常很急切地想見到事物的成果,因此會給別人帶來許多的壓力。他們信仰“時間就是金錢”,不喜歡也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聊瑣碎的事情上。

3.廣泛的知識

幾乎大事小事無所不知,他們既能掌握事情全盤的來龍去脈,又能明察秋毫。

4.腳踏實地

做事實在,不會僅僅為了使自己舒服一點就馬虎從事。

5.超人的能力

他們能夠從雜亂無章的事物中,整理出一套邏輯的構架,有時候他們作決策時會全憑感覺。

6.崇高的理想

為了達到個人理想,他們不會計較虛名;他們生活簡單務實,必要時常常不顧勞碌而身兼數職。

7.客觀的人際關係態度

他們為了事業往往是“冷酷無情”“不顧麵子”,給人以“大公無私”“就事論事”的感覺。

8.情緒穩定

他們通常不喜形於色,也很少在人前抱怨、發牢騷;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堅韌不拔,突破困難。

9.迎接挑戰

喜歡承擔風險,但並不是盲目地冒險。他們樂於接受挑戰,並從克服困難中獲得無窮樂趣。

創業初期會有哪些心理誤區

1.企業要越做越大

什麼樣的規模有利於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更突出,什麼樣的規模就是最經濟的規模。

2.發展是越快越好

企業經營好比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鬆比賽,不是看誰現在跑得快,而是看誰能在關鍵時刻跑到別人的前麵。

3.集體決策優於個人決策

對於屬於典型的競爭性組織的企業,職業企業家的個人決策不但可以對瞬息萬變的市場作出及時的反應,更重要的是可以依靠職業企業家的經驗和直覺作出超越邏輯和預見的決定。

4.多種經營可以降低風險

每個人(包括領導),每個組織(包括政府),每個企業,隻有幹自己所擅長的,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作用,也才能最有效地控製風險。

5.什麼賺錢幹什麼

做企業像做人一樣,時時刻刻都會麵臨各種“利益”的誘惑,千萬不要過分“多情”,很可能抓到的不是“餡餅”而是“陷阱”。

6.自己的事自己幹

自己擅長的事自己幹,自己不擅長的事交給擅長的合作企業去幹,也許他們的成本會更低,風險也會更小,資本運營效率自然會高得多。

7.成功會帶來成功

不要讓暫時的成功衝暈了頭腦,一次成功隻是另一次成功的起點。

8.上市後可以鬆口氣了

上市是企業成長的助力,而不是目的。如果不能“吾日三省吾身”,時刻保持警覺性,成功會誘使你失敗,很可能是慘重的失敗。

9.有了好產品就有了一切

現在特別需要的是中國企業家的良知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珍惜股東對您的信賴,用好股東交給你的每一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