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樹立正確的觀念(2 / 3)

舊的觀念可能大多是消極的,但由於人們習慣的認可使其有了穩固的“領地”,幾乎每個人對自己的先人之見都不會提出疑問。所以,從傳統觀念轉向新的觀念時所要經曆的精神陣痛和困惑是難以避免的。

對觀念的培養,還要能夠接受生活中的種種提問。比如:你曾沮喪過嗎?你曾有過焦慮、孤獨與敵意嗎?挫折使你灰心過嗎?你認為自己形象怎麼樣?你對大多數人是喜歡還是討厭?對像這樣的問題做出及時的、有思考的回答,會使人獲得新的生命力。我們要特別注意訓練自己,不要去相信一些對你講述過而未經檢驗的傳統假象和錯覺。

健康觀念體係建立的基礎是深入思考,反複實踐。我們必須學會堅持用正確的、理智的和現實的思維方法去思考,並指導行動,從而剔除舊有的錯誤,那麼,充實的人生就在我們的麵前了。

怎樣做到時常更新觀念

人要進步,思想應先行。想要成為時代的佼佼者,我們的思想觀念就需要不斷的更新。當然,更新思想觀念往往有一個否定過去、超越自我的過程,這個過程無疑是痛苦的,不過,我們勢在必行。

人生活在無限多樣性的世界之中,環境往往不會因為我們主觀的願望就自覺地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反過來,我們往往被環境和時事的變化所製約。對此,歌德曾有一句名言:“一個人要宣稱自己是自由的,就會同時感到他是受限製的;如果他敢於宣稱自己是受限製的,他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所以,我們自覺地審時度勢地更新自己的觀念,變換自己的位置,我們就有希望成為成功者。

現代社會的競爭之激烈,是曆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無法比擬的。生活於這樣一個變化多端的社會,人們需要具有靈活而敏捷的應變能力,審時度勢,縱觀全局,於千頭萬緒之中找出關鍵所在,權衡利弊,及時作出可行的判斷與行動。在一般意義上說,應變素質已經成為一種新的生存能力。誰能及時地正確洞察社會變化,並能作出最迅速的反應,誰就將走在前頭;而頭腦封閉、反應遲鈍、因循守舊、故步自封的人,就會一再地坐失良機;不能深察明辨、盲目輕率地追隨變化潮流的人,也會“差之毫厘,失之千裏”,造成決定上的失誤。

在我們這個社會,年輕人單單向前人討教怎樣生活、怎樣做人是遠遠不夠了,更需要自己在社會生活中去探索、去體會、去總結。結果一個人以為憑了前人的經驗之談,就可以順順當當地走完自己的人生之路,那真是大錯特錯了。在多變的社會裏,真正的危險不在於生活經驗的缺乏,而在於認識不到變化,或不能把握變的規律。發展變化迅速的社會給不同的人予以不同的機遇:對於那些適應能力強的人來說,多一扇門就是多一分希望,多一種變化就多一個機會;而性格封閉的人,不能夠把握社會變化的規律和趨勢,無法對這種變化作出快速的反應,在多變的社會就會處處碰壁,找不到出路。

一個叫做《讓這個世界停下吧——我要離它而去》的音樂喜劇片曾轟動了美國和英國,反映了一部分人對節奏加快的生活的反感。影評人托夫勒說,他們是“情願和這個世界脫離,也要按自己慣有的速度閑混下去”。在變化麵前無法入門的人,自己也難以享受新生活帶來的樂趣。

在美國的一家銀行裏,一個老太大愁眉不展地長久發呆,她憂傷地對銀行職員說:“並不是因為個人的生活使我不安。整個世界都在變化,甚至打電話這樣的事情也由電子計算機或別的什麼機器來代替了。”發生在周圍的數不清的變化,簡直令她不知所措,在變化中她陷入了困境。老年人有這樣一種反應還情有可原,因為這是心理衰老的表現,而年輕人卻應當歡迎變化。

為了適應日新月異的社會,我們首先在思想上對變化要有充分的準備。新的生活潮流如長江之水後浪推前浪,滔滔不絕。如果用遲鈍的、保守的眼光看待和對待今天的生活,就勢必會被不斷向前的生活新潮流遠遠拋在後麵,從而成為一個“不識時務”或“不合時宜”的人。其次,在心理上要有高度的靈活性,不拘泥於任何程式、習慣和經驗,不受任何既定的思路和方案的束縛,隨時拿出新的招數來對付新的情況,以快速的心理反應來對付快速變化的形勢。

如果我們的思想觀念也能隨著情況的變化而做恰當的更新的調整,那麼我們就不會為時代所拋棄。

終身學習對創業有什麼用

終身學習應成為每個商界人士的理念。因為世界在快速變化,學校裏所學的課程,永遠趕不上企業環境的變化速度,一切都在不斷“從新”開始,經營者隻有時刻充電、即學活用,才能展現自己的獨特能力,去戰勝周邊的一切困難,成為商場上的“常勝將軍”。

因特網(lntemet)、萬維網(WWW)、電子郵件(Email)、局域網(LocalNetwork)、電子商務(Ecommerce)、虛擬商店(VirtualStore)……知識經濟時代,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實在是太驚人了。也許,你剛剛為自己學會了WPS係統而欣喜,微軟公司的Office2000辦公軟件卻已然上市;Windows2000的操作係統剛剛設置在您的電腦中,Win2003卻已悄然興起;甚至你已很熟練地掌握了電子郵件係統,可以利用電子郵件的迅捷、文件的特性與國內外保持聯係,卻不曾發現網站發布、局域網絡因為其信息的多樣性和多級的安全性,以及強大的可容性,取代了隻能進行文本傳輸的電子郵件,成為了新一輪的熱點。

亞洲企管顧問集團旗下的“台商企管顧問公司”曾洞察先機,早在1993年就幫食品業的龍頭企業——頂新“康師傅”集團位於杭州下沙工業區的飲料新廠規劃“無表單”的電腦物料管理係統。這一舉措,大大加強了生產中的信息共享性、通用性,減少了各個環節間的不協調性,同時也降低了庫存量,為頂新集團在飲料界的霸主地位奠下了現代信息化管理的一塊基石。

未來企業的管理勢必離不開電腦與網絡,“無紙化”管理的潮流正在向中國企業衝擊,跨世紀的經營者若不加快提升自己的能力,熟練掌握電腦辦公軟件、網絡係統的操作,恐怕就隻好選擇“下崗”一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