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皮帶來什麼大發明
也許很多人都有這種生活經曆:踩著什麼滑溜的東西,摔了一大跤,撫摸著傷痛之處,忍不住憤憤地罵一頓,但摔過了,罵過了,事情也就算完了。從前,有一位小朋友,一次走路時沒注意,踩在別人丟在路上的香蕉皮了,摔了一大跤,雖然沒有摔得傷筋動骨,但這痛是記到心裏去了。後來,這位小朋友長大了,成了一名出色的工程師。有一天,他又回憶起小時候踩著香蕉皮摔倒在地的情景,心裏忽然冒出一個疑問:為什麼香蕉皮那麼滑溜呢?為什麼其他水果皮,例如梨子皮、蘋果皮又沒有那麼滑呢?他覺得這裏麵有文章可做。於是,他拿起一塊香蕉皮進行研究。在顯微鏡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塊香蕉皮是由幾百個薄層構成的,層與層之間的結構鬆弛,含有豐富的水分。正是香蕉皮的這種結構使它變得十分滑溜,難怪自己小時候被它弄得摔了一跤。知識豐富、視野開闊的工程師知道自己的發現和探索是有意義的,如果把這一原理運用到工業生產中去一定會出現奇跡。沿著這條思路,這位工程師經過反複探索,終於找到了兩種與香蕉皮結構類似的物質:一種是石墨,另一種是二硫化鉬。
石墨已被用作機械工業中的潤滑材料,二硫化鉬似乎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他又經過多次試驗,克服了技術上的種種難關,終於發明了二硫化鉬潤滑脂。
二硫化鉬的潤滑性能特別好,它的原子結構與香蕉皮相似,層狀組織,每一層內部的結合力很強,不易分開,而在每層之間,結合力很小,極易分開,產生滑動。每一層二硫化鉬都非常薄,隻相當於香蕉皮厚度的二百萬分之一。這種二硫化鉬潤滑月旨問世不久,立即在工業上得到了廣泛應用,被譽為“潤滑之王”。
這位工程師有紮實的知識功底,更有一雙發現商業機會的眼睛。正是這雙眼睛使他從踩著香蕉皮摔了一跤這樣的平常小事中萌生了開發新產品的創意。“香蕉皮為什麼這樣滑溜呢?”想過這個問題的人可能有許多,但從中獲得發明新產品啟示的人則是屈指可數的。知識功底和生意眼的配合,使這位工程師取得了令世人羨慕的成功。
如何從關注消費者的不便中看出商機
石橋正二郎說來很可憐,他是日本的一位無業人員,但他沒有因此妄自菲薄。他知道事在人為,隻要自己勤動腦筋,機會總還是有的。為此,石橋正二郎睜大眼睛,細致地觀察人們的生活。當時日本流行一種“日本膠底布鞋”,它在普通布鞋的底部粘上一層薄薄的橡膠皮,人們穿著它,像穿布鞋一樣舒服。與普通布鞋不同的是它能隔濕,踩在潮濕、有點兒水的地方不會濕腳,因此很受消費者歡迎,在市場上銷得很紅火。這種“膠底布鞋”的暢銷,引起了石橋正二郎的注意。他想自己如果能夠搭上這趟快車,也許就能做成一件事。於是他細心地對這種鞋進行了一番研究,並特意穿上這種鞋到處走一走,尋找穿這種鞋的感覺,以便發現它的可改進之處。他知道要搭上這列快車,必須在這列快車上裝上自己的東西,否則它便會與自己無緣。不久,石橋正二郎就發現:這種鞋由於膠皮太薄,地下的積水稍高於膠皮厚度,水便會滲入鞋內,此外,走路濺起的水花也會打濕鞋幫,使鞋子穿起來濕漉漉的極不舒服。有道是消費者的不便就是生意人的機會。針對這個不起眼的“缺點”,石橋正二郎想:“如果把橡膠再向上麵延伸一些,人們穿起來不是會更方便嗎?”想到這裏,他高興得幾乎要跳起來。於是立即把設想申請了新型專利,然後進行獨家生產。改造後的膠底布鞋真正做到了既有布鞋的舒適和方便,又有套鞋的防水功能,因此更受消費者的歡迎,購買者絡繹不絕,僅僅在專利的申請期間就售出了兩億多雙。原為無業人員的石橋正二郎憑借這項專利一舉開創了在日本也頗有名氣的“石橋株式會社”,當上了令人羨慕的大老板。
穿過傳統的“日本膠底布鞋”的人可謂多矣,唯有生意眼光敏銳的石橋正二郎發現了它那小小的不適,並且抓住這個機會開創了自己紅紅火火的事業。
怎樣“漱”出想法
日本作為一個經濟發達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很快,人的生活節奏也很快。日本的公司職員工作一般都比較緊張,加藤信三是日本獅王牙刷公司的職員,每天都過著緊張的生活,為了趕去上班,一清早就得起床,即使感覺睡眠不足,頭暈目眩,也隻得硬撐著,時常是閉著眼睛匆匆忙忙地洗臉、漱口。有一天,他正刷著牙,又發覺自己的牙齦出血了。這種牙刷已經把自己的牙齦刷得出了好幾次血了,當時他氣得真想把牙刷往地上摔……事後冷靜一想,他覺得像自己這樣生活緊張的人很多,在匆忙之中像自己這樣刷牙刷得牙齦出血的人也許為數不少,可以肯定地說不僅僅是自己一個人對這種傳統的牙齦刷不滿。具有經營頭腦的加藤信三由此推測:如果自己能夠解決這個問題,那一定會受到許多人的歡迎。目標是明確了,那麼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把牙刷改用很柔軟的毛,這樣確實能夠解決牙出血的問題,但是牙刷毛過於柔軟,就不能很好地清除牙縫中的“垃圾”;使用前把牙刷泡在溫水裏,讓它變得柔軟一些,或者多用一點牙膏等等辦法,他都覺得不夠理想,因為不是很方便。動了這方麵的腦筋之後,加藤信三注意觀察、分析牙刷,想從中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一天他又想到:牙刷毛是不是很尖呢?要不然它怎麼會把自己的牙刷出血?想到這一點之後,他把牙刷放在放大鏡下看,意外地發現牙刷毛頂端是四角形的,他想也許是這種四角形的牙刷毛頂端棱角太分明,容易刺破牙齦吧。聰明的加藤信三針對這個缺點想出了一個好主意:把牙刷毛的頂端磨成圓形,那麼用起來一定不會再出血了。經過試驗,牙刷毛的頂端磨成圓形的牙刷,因為沒有四角形那麼棱角分明、那麼鋒芒畢露,因此不容易刺傷牙齦,效果十分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