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章 做熟不做生(2 / 3)

案例分析 耐克的成功在於:它專注於做自己最擅長的事——設計和營銷,把不擅長的事——生產和物流交給別人去做。無論你的創業項目是什麼,你都應該自己問自己這樣一個問題:“這真的是我所擅長的嗎?”做自己擅長的項目,你才更容易成功!

細節18 你的技術就是飯碗

可能所有的創業者都覺得資本是最重要的因素,倘若沒有資本,自己就是一無所有。誠然,對創業來說,資本非常重要,但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關乎大局的因素,比如技術。創業離不開技術支持,沒有技術,如同鴻鵠失去展翅翱翔的羽翼,空有淩雲之誌,卻無法奮發騰飛。從某種意義上說,技術是創業的資本,也是發展的原動力。在全民創業的“群英譜”中,有很多擁有技術並在創業道路上奮發前行的創業者,他們正試圖通過自身的技術開啟財富之門。如果你本身有某項技術,那麼它就可能成為你創業的突破口。

案例 靠自己的技術創業

李某是一個退休工程儀器設計師,他看好教學儀器市場,想利用自己的特長開一家教學儀器公司。可是,當他仔細做過市場調查後,發現現在市場上教學儀器公司多如牛毛,而且個個神通廣大、精明能幹,怎麼辦呢?

他開始思考對手的劣勢和自己的優勢:自己有過多年的工程儀器設計經驗,在工程設計上時常有獨特的創新,曾經獲得過多項國家專利,隻不過那時候自己尚在職,屬於職務發明,專利歸之於單位;現在自己退休了,如果再有創造發明,就可以申請為自己的專利了。那麼,在技術上,就可以為對手築起壁壘。另外,在客戶資源上,自己在單位時,曾與多家學校都有過合作,幫助他們設計過教學儀器,現在有些客戶仍舊會不時地來找自己幫忙,這是他可以利用的資源。那麼,有了技術,有了客戶資源,生產問題比較好解決;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再拉大攤子,委托加工就好了,現在江浙、廣東、包括就近的山東,願意承接來料、來樣、來件加工的小工廠多的是,從中找幾家就可以解決問題。

分析完之後,這位退休工程師對自己的創業計劃越來越有把握。他開始行動,找了過去的一幫老哥們,很快把攤子拉起來。在營銷方法上,他們也采取了比較保險的方法,不是拿產品去找市場,而是根據市場去設計和生產產品。他們還和學校交流,看對方需要什麼樣的儀器,價位多少能接受,然後再有針對性地拿出解決方案,雙方皆大歡喜。從創業開始的第二個月,他們就坐在那裏數錢了。

案例分析 這是一個靠技術創業的典範,相信會對你有所啟發。那些不得不讓自己的創業計劃胎死腹中的創業者,往往都對創業的行業沒有太多了解,而且在技術方麵也不完全懂。李某的創業經曆向我們證明了,技術就是你的飯碗,如果創業者能夠利用自己的行業優勢發展企業,就不用害怕其他成功企業對自己構成威脅,因為你能開拓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

細節19 將idea變成現實

任何好的項目和好的企業都是做出來的,而不是想出來的。創業者要做的事情,就是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否則,他隻是一個空想家而不是創業者。任何人都可以有一個或許多想法,但能不能把想法變成現實,這才是最關鍵的。有很多事情,在普通人眼裏,甚至在風險投資者眼裏,都是異想天開的妄想,是一些看似瘋狂的事情。然而那些“偏執狂”的創業者,卻沒有把自己的夢想隻停留在想法上,因此才造就了今天那麼多的知名企業。

案例 iPod誕生於把想法變成現實

相對於20年前一度走入低穀,蘋果現在已經完全複蘇了。蘋果的品牌影響力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喬布斯(Steve Jobs)的傳奇故事。1997年,蘋果幾乎破產,作為創業者的喬布斯重返公司,把蘋果徹底改造為麵向消費者的廠商。

把想法變成現實,正是蘋果的看家本領。它的優勢在於能把自己的新想法和其他人的技術結合在一起,然後用一流的軟件和時髦的設計包裝新產品。iPod就是這樣一個實踐的產物,它源自蘋果雇傭的一個谘詢顧問的想法,然後把一些市場上已經有的零部件拚裝在一起,再使用了一個簡單易用的軟件。iPod使用的是已有的iTunes自動播放軟件,這也不是蘋果的原創,而是它買來後加以改進的。總的來說,蘋果是一個技術的整合者,它不懼怕從外麵引入技術,但總會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成就了獨一無二的蘋果。

案例分析 “把想法變成現實,是蘋果的看家本領”,也是創業者必備的素質。假如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創業就無從談起。從另一方麵說,這也意味著創業者必須有自己的想法,哪怕是模仿別人,主要加入自己的一點創意,就會得出屬於自己的東西。另外,你的想法不一定會得到身邊眾人的一致讚同,這就需要創業者不因別人的勸說或看法而動搖自己的目標和想法,要能承受一般人所不能承受的壓力,才能獲得一般人所不能獲得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