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網站越來越多,兩人就分類。每個目錄容不下時,再細分成子目錄,這種核心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傳統。不久,他們的網站招來了許多用戶。人們紛紛反饋信息,還附上建設性意見,使內容更加完善。“要不是有這麼多外來的回應,我們就不會繼續下去,更不會有今天的雅虎”。到1994年冬,兩人忙得連吃飯、睡覺都成了奢侈,學業也扔在了一邊。他們開始著手網站的商品化。
當時,網上有許多競爭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這些網站都靠軟件自動搜索起家,雖範圍廣泛,但不準確。而雅虎則純粹是手工製品,搜索準確,更加實用。實際上到1994年年底,雅虎已成為搜索引擎的領導者。
1995年的一個夜晚,楊致遠和費羅翻著韋氏詞典,為他們的“產品”編造的名字。其中“Ya”取自楊致遠的姓,他們曾設想過一係列可能的名字,最好選擇了“Yahoo!”。“沒錯,太好了,就是它了,這簡直是神諭(oracle)!”
案例分析 企業從哪裏來?到哪兒去(使命、目標)?有何優勢?多大弊端?有何機會?多大風險?這些都是在合作創業之前先要明確的,否則,大家就感到目標不明,像個無頭的蒼蠅,四處亂飛,勞而無功。隻有所有合夥人具有高度一致的創業理念,像楊致遠和費羅那樣,確立共同的誌向、共同的追求,才能齊心為企業的明天盡自己的一份力。
我們選擇的創業夥伴,往往是同鄉、同學、同事(也包括上下級)、夫妻、朋友、親戚等關係。大家都認識,都熟悉,這些成為共事的前提。然而,這種熟悉的關係如果不是建立在理念一致的前提下,在創業過程中就很容易出問題。要確定誰能跟你一起創業,關鍵是在合作之前確定誰心中的夢想跟你是一樣的,在以後的經營管理中理念也能夠一致,這樣才能確保團隊的穩定和諧。
細節42 信任是合作基石
比爾·蓋茨曾經這樣說:“在我的事業中,我不得不說我最重要的經營決策是必須挑選人才,擁有一個完全信任的人,一個可以委以重任的人,一個為你分擔憂愁的人。”可見,選擇一個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是多麼重要。
要建設一個具有凝聚力並且高效的團隊,第一個且最為重要的一個步驟,就是建立信任。這不是任何種類的信任,而是堅實的以人性脆弱為基礎的信任。這意味著一個有凝聚力的、高效的團隊成員必須學會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氣和地承認自己的錯誤、弱點、失敗、求助。他們還要樂於認可別人的長處,即使這些長處超過了自己。
在理論上,或在幼兒園裏,這並不很困難。但當一個創業者麵對著一群有成就的、驕傲的、有才幹的合作夥伴時,讓他們解除戒備、甘冒喪失職務權力的風險,是一個極其困難的挑戰。而唯一能夠發動他們的辦法,就是創業者本人率先做出榜樣。
那麼,以人性脆弱為基礎的信任在實際行為中到底是什麼樣的?像團隊成員之間彼此說出“我辦砸了”、“我錯了”、“我需要幫助”、“我很抱歉”、“你在這方麵比我強”這樣的話,就是明顯的特征。以人性脆弱為基礎的信任是不可或缺的,離開它,一個團隊很容易分崩離析。這一點,是擁有創業夥伴的創業者一定要謹記的。
案例 相信對方才能精誠合作
韓國人尚學錄是日本一家企業的業務員,他並沒有什麼學曆和資金,但他有善於企劃的能力。有一天,他接到從西德寄來的商品目錄,其中有一種新開發上市的羊毛紡織機器。對於新機械他比別人內行,直覺告訴他這是一個良機。他立即詳細調查了日本的羊毛紡織機器,根據調查結果他了解到,如果應用這種新機器,生產成本大約可以降低三分之二,而且生產效益可以成倍增長。
但是,他並沒有向日本人推銷這種機器,而是帶著這項新產品的目錄和經營紡織工廠的新構想,去找住在日本的一位韓裔富翁林伯熊先生。林先生對紡織業一竅不通,但看過尚學錄的企劃說明之後,他感到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覺得這個年輕人可以信任,於是他立即同意開一家紡織工廠,從西德進口四部機器,並請尚學錄當總經理。尚學錄從原來默默無聞的業務員,搖身一變成為一家大工廠的經營者,而林先生的財富值也迅速增長。
案例分析 合作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生活、更有效地工作、投入同樣的精力卻獲得更大的成功,但合作這種精神源於信任。在現代社會,“信任”已經成為一種社會交換資源,你信任別人,對方才會對你信任。在這個信任危機的時代,想要創業的你,如果肯相信別人,給別人一個機會,也是在給自己一個發展壯大的機會。
戰場上的戰友,隻有放心把自己的後背交給同伴,才能直麵敵人的進攻。創業也是一樣,如果事事親力親為,哪怕是諸葛孔明再世,最後也逃不過活活累死的下場。既然必須要合作,何不選擇信任同伴,把精力放在應付對手身上呢?
創業者如果想要與合作夥伴建立相互信任的關係,首先要做到以誠相待。有些人認為迎合就能贏得信任,可那隻會讓人覺得虛偽,倒不如坦陳己見。另外,在贏得別人信任的同時,要多看看別人的長處,相信他們有能力完成工作,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
細節43 領導不能兩邊倒
“兩邊倒”是形容一個人搖擺不定,沒有堅定的立場和主張。任何一個負責任的人都不會做兩邊倒的牆頭草,那是沒有立場的表現,領導者尤其如此。道理非常明顯,身為一個企業領導者,不應該為了私人的感情而生氣,但站在公務的立場上,在對某件事深思熟慮以後,認為該發怒的就應該大發雷霆,千萬不可畏首畏尾,讓自己的立場變得曖昧不明。不要試圖兩邊都落好,兩頭都不得罪,這不是一個創業者該有的態度。作為一個創業者,要做到溫柔無限,憤怒有度,立場明確堅定,才不失領導者風範。
案例 “獨裁式”的領導者
王微千辛萬苦終於建立起了自己的公司。他的性格比較固執專製,但在公司的起步與發展階段,這種領導風格起到了重要的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