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熄燈後,李清韻躺在床上思索今日發生的事情。
李清韻能感覺出來,賢妃娘娘對自己抱有善意,而且這善意絕不是聽著琴技好,就能有的。
可她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也隻能擱置,在這後宮裏,多一個朋友總好過多一個敵人。
就是今日那黃薇魚,是故意的嗎?可她又怎的知道自己怕蛇?自己怕蛇隻有海棠知道,她絕對不會出賣自己,難得是巧合嗎?
李清韻之所以篤定海棠不會出賣自己,除了她們兩人一同長大外,還有一點:海棠的命是李清韻救的。
十二年前,海棠的父親將她買到青樓,她很害怕,趁著龜奴和老鴇疏忽,怕狗洞跑了出來。
也幸虧她當時年齡小,加上吃不飽,瘦的皮包骨頭,要不然也爬不出來。
海棠當時才九歲,跑出來後,過得饔飧不繼,和狗搶食。
走了一個月,才從蔚城跑到莒城,她沒有路引,還是跟在一個農夫身後,才遛進的城門。
可她終是筋疲力盡,最終倒在街邊。
還是李逢時帶著李清韻出門買糖葫蘆,才發現倒在街邊的海棠。
李逢時因為她已經去了,打算發發善心埋了,幸好李清韻發現她皺了皺眉頭,告訴李逢時,這才救活了海棠。
海棠原來叫芽芽,還是李逢時給她取名海棠,寓意著堅韌不拔,是希望她能好好的活下去。
這對李清韻來說隻是偶然的善心,但對於海棠來說,是李清韻和李逢時給了她新生。
……
第二日,顧興黎前來玲瓏殿宣旨,李清韻升為婉儀,執掌玲瓏殿。
當天,李清韻就從偏殿搬進了主殿。
又一日,李清韻帶了一盒桃花糯米酥,去了秀慧殿,算是應賢妃的約。
李清韻進殿門的時候,賢妃李婧嬟起身迎接,看起來很是高興。
李清韻剛想參拜,李婧嬟就扶住她的手臂,笑著說:“音音不用多禮,本宮昨個兒聽流雲說,你的小字是音音,本宮這樣喚你,可好?”
李清韻笑道:“謝娘娘抬愛。”
兩人一起走到桌邊做好,李清韻轉身從海棠手裏接過食盒,放在桌子上打開,端出盛著桃花糯米酥的小碟子,像賢妃李婧嬟介紹:“娘娘,這是我家鄉的小點心,您快嚐嚐。”
李婧嬟拿起一塊點心,咬了一口,露出驚喜的表情。
這桃花糯米酥,外皮酥脆,芯裏軟糯香甜,還帶著桃花特有的清香。
李清韻這會兒到有些投喂的快樂,勾著唇角,心中暗道:“賢妃娘娘平時看著穩重,吃東西時卻顯出女孩兒的嬌憨來,當真是可愛。”
兩人聊了許久,李婧嬟算是李清韻在這宮裏的第一個朋友。
後來又為李婧嬟彈了一曲《清平調》,這才依依不舍的回去。
她們兩人姐妹情深,黃薇魚心情就不太美妙了。
前日陛下稱讚了她,又賞了她好些東西,卻沒有賞李清韻。
本來她還沾沾自喜,結果第二日聽說李清韻被升了位分,氣的她摔了好些東西。
今日心情倒是好了不少,就不知她又想了什麼新招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