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鄭國小霸(1)(1 / 3)

1、 烽火戲諸侯

西周王朝最後一個王——周幽王上台不久,就把總對他說三道四的褒國國君扔進監獄。褒國國君的兒子深知周幽王不理朝政,喜歡吃喝玩樂,更喜歡美女,於是找了一個叫褒姒的美女送給了周幽王。周幽王見到美女,高興之極,立即釋放了褒國國君。

幾年後,周幽王突然發現一個問題。褒姒這個女人美得是一塌糊塗,可平時總板著臉。周幽王清晰地記得,褒姒這麼多年來就沒有笑過。有一天,他問褒姒:“我怎麼沒見你笑過?”

褒姒幽幽地回道:“我不知笑為何物。”

周幽王就給她做了個示範。褒姒想模仿,可惜不成。周幽王就去找一個叫虢石父的大臣,問他有什麼能夠讓褒姒笑的高招。

虢石父經常見到褒姒,聽周幽王這麼一問,他也發現褒姒從來沒有笑過。但他縱然狡猾如鼠,也想不出來讓一個不笑的人放聲大笑的辦法。

想讓心愛的女人開心大笑的願望,促使周幽王開始了一連串的實驗,他把這實驗看得很重要。他找來宮廷樂隊演奏樂曲,但褒姒不笑。他覺得很有挑戰性,就問:“你到底聽什麼聲音才能笑呢?”

褒姒回答,我也不知道,隻不過有次聽到絲綢被撕碎的聲音,心裏很舒服,想笑來著,可不知道怎麼笑。

周幽王大笑,立即找來絲綢,讓人撕。可褒姒依舊不笑。

周幽王用盡了各種辦法,始終不能讓褒姒一笑。越是達不到目的就越有興趣,他貼出告示:誰能博得褒後一笑,賞賜千金。

“千金買笑”的成語即來源於此。

告示一貼,周朝有智慧的百姓全都冒了出來。

有人出主意說,將周朝所有的小醜和耍猴的聚集起來給褒姒表演;還有人說,一個女人之所以不笑,可能是因為男人對她不好,對她好點就成了;又有人說,可用“物極必反”這個理論來解決,首先惹她不高興,她會大哭,最終就會笑的。

所有這些方法,對一般人來說可能是很有效的,但這回要麵對的是褒姒,所以一點效果也沒有。虢石父在家裏思考了很久,終於想到了一個主意——點火。

周幽王當時還不明白,問他:燒誰?

虢石父回答:點烽火台。

周幽王還是不明白。

虢石父說,大王若要王後笑,必須同她遊玩驪山,夜舉烽煙。按慣例,諸侯見到火光後,必會領兵前來,到了後,發現沒有事,王後看到他們被耍弄的樣兒,必笑無疑。

周幽王明白了,這是跟諸侯開個小玩笑。

虢石父所說的烽火台是指燃燒烽火的地點,漢代稱“烽燧”或“煙墩”。當初,西周先王們為了抵禦戎人(西北的少數民族),在今天陝西省臨潼東南驪山修建了20多座烽火台,每隔數裏一座。一旦戎人舉兵犯境,最先接敵的士兵就在第一座烽火台上點起預先準備好的木柴堆,狼煙直上,火光衝天。相鄰的各座烽火台發現信號後,依次點燃烽火,各地的諸侯見到狼煙就發兵“勤王”。

但凡一個有頭腦的人都知道,這個玩笑是開不得的。這純粹是拿國家命運開玩笑。當有大臣試圖勸阻這位“情聖”時,得到的卻是一頓臭罵和“一切後果由我負責”的承諾。

這一天夜裏,幽王讓人燃起烽火,又擂起大鼓。鼓聲如雷,烽火衝天。周王朝的諸侯們一見到烽火,連衣服都來不及穿戴齊全,就集合人馬,飛奔往都城而來。

可當他們到了驪山腳下時,卻發現國王正與褒姒在樓上飲酒作樂,身邊有音樂陪伴。正當他們疑惑不解時,周幽王派人來說:“沒有敵人,大家辛苦了。”

諸侯們麵麵相覷,知道自己被國王當猴耍了。褒妃在樓上,憑欄望見諸侯匆匆而來悻悻而去,突然撫掌大笑,笑聲衝上雲霄,和狼煙消逝在天空中。

周幽王終於博得美人一笑,但危機已經開始了。

當初,褒姒進宮後受到周幽王的寵愛,王後和太子極為不滿。褒姒生下孩子後,太子更受冷遇了,幹脆被廢掉。於是廢太子跑到外公申侯那裏,對外公訴說父親的混蛋樣子。申侯大為惱火,就給周幽王寫了封信。他大罵周幽王無道,並預言道:“夏朝和商朝滅亡的事可能又要發生了!”這顯然是在罵周幽王是桀紂,周幽王立即舉兵討伐申侯,申侯沒有辦法,聯合了犬戎,兩支軍隊很快就來到都城鎬京。周幽王急忙讓人點烽火台,可是由於曾經被耍過,這一次,沒有一個諸侯領兵前來。犬戎和申侯攻破了鎬京,周幽王和褒姒雙雙死在了驪山之下,西周就這樣滅亡了。

不久後,太子在幾個諸侯的扶持下,繼位為王,是為周平王。由於鎬京被犬戎軍隊折騰得一塌糊塗,周平王遷都洛邑,東周的春秋階段正式開始。

【阿龍看熱鬧】

別拿愛情當做壞事的理由

愛情是一種很美好的情感,一個壞國王的愛情也是愛情,我們沒必要因為鄙視一個壞人,就連他的愛情也鄙視了。周幽王的錯誤在於,他以一種美好的情感為借口,去做了一件最荒唐的事情,所以,後果自負。愛情不應該成為一個人做壞事的理由,相反地,愛情應該是一個讓壞人變好、變得有人情味的好理由。

2、 鄭莊公滅弟

鄭莊公從小就不討母親薑氏的喜愛,因為母親生他的時候難產,吃了很多苦頭。後來他弟弟段出生了,鄭莊公就一絲母愛都得不到了。薑氏因為喜歡小兒子,所以經常在老公鄭武公麵前說段的好處,要鄭武公百年之後把國君的位置交給段。鄭武公清醒得很,堅決不同意薑氏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