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武公死後,鄭莊公繼位,薑氏如同怨婦一樣,總給鄭莊公找麻煩。
鄭武公屍骨未寒,薑氏就跑到鄭莊公麵前,讓他把國內一個叫製邑的地方封給小兒子段。
鄭莊公麵無表情地說:“製邑是個險要的地方,從前父親滅東虢國,虢國國君就死在那裏,這個地方不吉祥。其他的地方,隨你挑。”薑氏跑回家找來段,母子倆商量了很久,認為京邑(今河南滎陽)這個地方很好,就去找鄭莊公。鄭莊公痛快地答應了。
鄭莊公手下有個大臣叫祭仲,他很不理解,來找鄭莊公說:“您新近才主持國事,我認為您經驗很不足啊。”
“哦?”
“依傳統:國君分封給他人的城,城牆如果超過三百丈,那對國家是不利的。咱們鄭國也有這樣的製度規定,那就是,國內最大的城邑不能超過國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不得超過它的五分之一,小的不能超過它的九分之一。但現在卻不是這樣,京邑的城牆已經違反了製度,恐怕對您有所不利。”
莊公說:“這是母親薑氏要求的,而且我已經答應了她,我又能怎樣!”
祭仲有點恨鐵不成鋼:“薑氏哪有滿足的時候!不如及早處置,別讓禍根滋長蔓延,一旦滋長蔓延就難辦了。蔓延開來的野草還不能鏟除幹淨,何況是您受寵愛的弟弟呢?”
莊公麵無表情:“多做不義的事情,必定會自己垮台,你姑且瞧著吧。”
段到了京邑,並不安分守己,不久後,段竟然把手伸向了鄭國的西部和北部邊境,大有“另立中央”的意思,又把附近的兩個小邑拉進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又一位大臣公子呂焦急地來問鄭莊公:“國家不能有兩個國君,現在您打算怎麼辦?您如果打算把鄭國交給段,那麼我就去服待他;如果不給,那麼就請除掉他,不要使百姓們產生疑慮。”
莊公笑了笑:“他這種人,輪不到我們動手,老天會懲罰他的。”公子呂不信天,但又不能不聽命令,悶悶地走了。
段見哥哥鄭莊公沒有理會自己,膽子更大了起來,地盤越整越大,一直擴展到廩延。
公子呂坐不住了,又來找鄭莊公:“我們該做點什麼了吧!他的土地越來越大,肯定會壞事的。”
莊公還是一笑:“土地大有什麼用,他對君主不義,對兄長不親,遲早會完蛋。”
公子呂急得都想哭。
段越來越認為自己的哥哥就是個紙老虎了,他開始修治城郭,聚集百姓,打製盔甲武器,準備兵馬戰車,將要攻進京城把自己的哥哥搞下台。
整個鄭國都知道有這樣的事,似乎隻有鄭莊公一個人不知道。
一天,鄭莊公對外宣稱,要去朝見周天子。薑氏知道了鄭莊公出行的日期,給小兒子段寫了封信,約好時間,裏應外合,一舉拿下京城。
薑氏的親信剛一出城門,就被等候多時的鄭莊公親信捉到了。鄭莊公把信公告天下,調動早已經準備好的軍隊,去討伐京邑。段在京邑聽說了薑氏的事情,又見到哥哥的大軍到來,先喪失了鬥誌,他苦心拉攏來的城邑立即背叛了他,段隻好狼狽地逃到鄢城。
鄭莊公凱旋而歸,曾經勸諫他的那兩個大臣感歎萬千,自愧不如。
阿龍辭典 鄭國起源
鄭國的曆史要從鄭桓公開始算起,桓公是周厲王的小兒子,周厲王就是周朝那個有名的“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老百姓相見“道路以目”的國王。到鄭莊公(前744年即位),是第三代。春秋開始之前幾年(前773年),鄭國遷至今河南省北部,都城為新鄭。
【阿龍看熱鬧】
鄭莊公的“釣魚執法”
春秋史充滿陰謀詭計,因為那就是一個老謀深算者才能生存的時代:國際環境複雜,國內環境險峻。和祭仲、公子呂等人比起來,鄭莊公就顯得蔫壞蔫壞的,他一邊滿足、縱容弟弟幹壞事,一邊暗地裏苦練刀法,時刻準備一招製敵。這種太狠的招數,弟弟段看不懂,所以就上了“釣魚執法”的當。正如一句話所說的,上帝讓一個人滅亡,必先讓他瘋狂。段就是不自量力,瘋狂了一把,結果被輕而易舉地解決了。可見,給自己準備一個聰明的大腦有多重要啊!
3、 周鄭交質
有那麼一段日子,周平王心事很重。當初來洛邑時,擁護他的幾個諸侯與他約定,倘若本國事務不忙,就會來洛邑幫助周平王處理政事。不過時間一長,周平王發現,鄭莊公這個人私心很重,喜歡以權謀私。由於鄭莊公這個人很聰明,周平王一時捉不到把柄。有一天,周平王對另一位輔政大臣虢公說:“鄭莊公好久沒有來了,我想把所有政務都交給你來做。”
虢公認為這樣不好,因為自東遷以來,鄭氏父子(鄭武公與鄭莊公)對東周王朝貢獻很大,貢獻大,就表明權力大。周平王現在明擺著是要收回鄭莊公的權力,鄭莊公可不是會被人隨意捏的軟柿子。
虢公說,鄭莊公這段時間有點忙,先前,他的弟弟造反,他處理完了。接著,他的侄子又跑到衛國,他又打衛國去了。隻有把鄭國的事情處理好了,他才有精力來為周王朝出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