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鄭國小霸(1)(3 / 3)

周平王冷哼了一聲,說,當初他爹在的時候,就總以我的名義四處去找小國打架,搶人家糧食,搶人家地盤,搶人家女人。鄭莊公也是這副德行。我身邊要是有這樣的人長期在,諸侯們可怎麼看我呢?

不論周平王怎麼說,虢公就是不同意,後來幹脆跑回自己的封地去了。周平王以為這件事就這樣算了,想不到隔牆有耳。鄭莊公在他身邊安插了內鬼,內鬼很快就給鄭莊公送去了情報。鄭莊公立即起程,星夜趕到了洛邑。

第二天,大家互相行禮完畢,鄭莊公看準了周平王,說道:“您對我們真是恩重如山,讓我們父子二人相繼執政。但我現在發現自己愚蠢得很,不能使國家滿意,我看,您還是辭退我,讓我回到封地,好好過下半生吧。”

周平王臉色很難看,知道鄭莊公已經知道了他的算盤,勉強一笑,說:“您好些日子不在這裏,我都快想死你了。現在你一來,我就是幹渴的魚如同遇到水一樣,您怎麼會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鄭莊公不依不饒,他先把自己國中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後說自己是通過國人的口口相傳得到的消息,最後說:“我的才能不及虢公一半,怎麼能在這裏隻知道吃飯不幹活呢?還是請您趕緊辭了我吧。”

周平王也豁出去了,就承認了自己的確要讓虢公主持全部朝政的事情。鄭莊公繼續逼平王:“國政可是大事,不是我說什麼就是什麼。用什麼樣的人,都是您說了算。我看我還是退了吧,不然,有人會說我貪於權勢,不知進退!”

平王被逼得已經無路可退,隻好咬著牙,卻還要裝出平和的樣子說道:“您和您父親都對國家有功,這四十多年來,咱們合作得很愉快。你現在既然這麼懷疑我,我看這樣,我讓太子去鄭國做人質,你看如何?”

鄭莊公想不到周平王會使出這一招,立即沒有了主意。思考了很久,鄭莊公才說:“我的去和留,是臣下的本份。從古到今,哪有天子讓自己的太子去別國當人質的?您這樣做,就是把我推進萬丈深淵啊。”

周平王心裏暗罵,嘴上卻說道:“其實我也有私心,我是想讓太子到您的封國去取經,弄明白為什麼您的國家治理得那麼好。如果你再推辭,那就是責怪我了。”

鄭莊公見水到渠成,但仍不肯順水推舟,對周平王表示,自己死都不肯接受這樣的旨意。下朝後,他讓人慫恿群臣,群臣就找到周平王說:“如果不讓太子去鄭國做人質,鄭莊公肯定會辭職,倘若讓太子去,鄭莊公又背了‘逆臣’的罵名。倒不如讓他的兒子來周,相互交換人質,可謂兩全其美。”

周平王答應了。

不久後,鄭莊公先把世子送到周都城,周平王接著把太子送到了鄭國。

這就是春秋初期的“周鄭交質”,它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周王朝的威嚴已經在折扣銷售了,鄭莊公成為春秋初期的不世之霸。

【阿龍看熱鬧】

曆史是實力者的遊戲

讀曆史的人都知道春秋有五霸,鄭莊公則是“五霸”長成之前的一位“春秋小霸”。周王室作為天下所有諸侯國的共主(董事長),竟然需要和自己的下屬分公司互相交換人質,也就是把董事長和分公司經理放到了平級的位置上,這無疑是周王室開始沒落的標誌。曆史是實力者的遊戲,誰的腰杆粗,誰的黃金項鏈粗,誰就有更大的話語權。這道理,您懂的!

4、 周桓王被射

周桓王是周平王的孫子,東周的第二任王。公元前720年,周平王死後,在鄭國當人質的太子回洛邑守靈,見到父親的棺材後,這位嬴弱的太子就嚎啕不已,幾天後,居然哭死了。他一死,他的兒子繼位為王,是為周桓王。

周桓王一繼位,就對鄭莊公憤恨不已。他認為自己的老爸是因為在鄭國當人質才變得那麼脆弱,然後哭死的。所以,他繼位不久,就把鄭莊公的攝政大臣的身份給廢了。鄭莊公知道後,大為憤怒,派兵去搶劫了周王朝洛邑郊區的糧食,算是給桓王一點顏色瞧瞧。當他按傳統來朝見新王的時候,周桓王對鄭莊公很不禮貌,問鄭莊公:“鄭國今年收成怎樣?”鄭莊公回答:還可以。周桓王不陰不陽地回了句:那之前搶的糧食就拿去喂豬吧。

鄭莊公被憋得很難受,因為那些糧食他也吃過。他一怒之下跑回鄭國去了。自此,鄭莊公一連五年不去見周桓王。周王朝有規定,諸侯連續三年不朝就是造反!這下,新仇舊恨一起發作,周桓王決定討伐鄭莊公。

當時周王朝的中央軍已經很弱了,周桓王通過外交途徑聯絡了和鄭國有仇的蔡、衛、陳三個侯國,組成了四國聯軍,向鄭國奔來。

鄭莊公得到消息後,當然不會束手待斃,他召集將領,調集軍隊,部署作戰方略,然後來到邊境,等著周桓王的到來。

周桓王本來是想嚇唬一下鄭莊公,可當他來到鄭國邊境的時候,發現鄭國軍隊居然嚴陣以待。他被氣得死去活來,在陣前大叫讓鄭莊公出來講話,鄭莊公躲在陣營裏,就是不出來。周桓王見當初準備的那些話沒有用場,就命令軍隊進攻。鄭國軍隊也衝了過來。雙方混戰到一起,周桓王突然發現,鄭軍果然驍勇。這麼多年來,鄭莊公討伐這個,討伐那個,原來把軍隊訓練得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