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吳越誰雄(2)(3 / 3)

回去後,君臣一見麵,範蠡說,這次怎麼三四天才回來?勾踐唉聲歎氣說:那死鬼病了唄,拉稀。範蠡一聽,當即嘿嘿地笑起來,說,恭喜大王,咱們有救了。勾踐嚴肅地說,這話怎麼講?

範蠡就嚴肅地對勾踐一番開導。勾踐明白了,但卻愁眉苦臉,非常為難,說:從前,我聽從先生您的建議,來這裏做長工,我都沒什麼怨言,隻是這事,就不是人幹的。

範蠡又嚴肅地對勾踐一番開導,說:最主要是我的身份太低,否則,臣是義不容辭啊。您去辦,那效果絕對……什麼投資,什麼回報啊。接著又擺事實,講道理,說人家周文王為了越獄,還吃過自己孩子的肉做的炸醬麵呢。

這一番,說得勾踐勉強同意了。轉天,夫差讓伯為自己帶話,說想探探大王的病,也是盡奴仆的一點孝心。夫差正在委靡中,那是非常渴望有個人嘮嗑啊。

於是兩個大王一見麵,勾踐說了許多熱乎話。沒幾分鍾,夫差又要拉稀,於是勾踐畢恭畢敬地站在門口候著。等夫差方便完了,勾踐緊忙說:臣在東海曾經向高人學過醫道,看一眼人的糞便,就能知道病情。

夫差一聽,那是非常好奇啊,就叫勾踐照辦。內侍把馬桶搬過來,勾踐跪在地上,揭開桶蓋,用手沾了點糞便,放在嘴裏嚐了嚐。左右內侍見了,瞠目結舌,驚為天狗。

狗之所以吃屎,是因為沒有胃,味蕾也不發達。勾踐的味蕾特別發達,所以滿口餘臭。嚐過了糞便,勾踐又磕了個頭,說:恭喜大王,您的病不礙事,再過兩天就好了。夫差問,有這麼神奇嗎?勾踐就對夫差春、夏、秋、冬,黃帝、伏羲地一番講解。總而言之,您的病不久就好了。夫差聽了,感動得鼻涕都快下來了。

當時伯也站在旁邊,夫差就問他:這——你能做到嗎?伯靦腆地說:臣雖然非常敬愛大王,但做不出這樣的事。夫差感歎地說:不但是你,就是我的親兒子也做不到啊!

夫差當下就叫勾踐搬出石屋子,找個地方住下,說等我病好了,就放你回國。勾踐跪拜謝恩,退了出來。

轉天,夫差的病果然好了,他非常高興,就在家裏大擺酒席,派人請勾踐赴宴,剛一見麵,就以君臣之禮待他。伍子胥一看大怒,知道夫差這個軟蛋又昏頭了,也不給麵子,拂袖而去。

伯一看,撇撇嘴說:隻有苛刻的小人才不合群,善良的人都會捧場的。不用說,宴席照開。散席之前,勾踐回國的事就定了。

到了第三天,夫差又擺酒設宴,親自為勾踐送行。叮囑一番,要好好記住我的恩德,回家好好地給我管理菜地。最後他親自把勾踐扶上車,目送他們向南而去。勾踐站在車上扭著頭露出黃黃的牙齒,向夫差不懷好意地笑起來……

【阿龍看熱鬧】

創業要學會身段柔軟

古人說過,大丈夫能屈能伸;古人也說過,士可殺不可辱。到底是屈還是不能屈?兩種講法都有道理,似乎很糾結。其實,一位成功的商業人士講過一句話,對這問題有很好的解答:如果是給老板打工,隻要不痛快,隨時都可以掛冠而去,雄赳赳氣昂昂地炒老板的魷魚;但如果自己是老板,那就沒辦法了,一切為了公司,天大的事,你就忍著吧!這就是說,創業者一定要學會身段柔軟,該妥協時就得妥協,忍耐是沒辦法時的辦法。當然,你懂的,做人……還是別太勾踐比較好!

7、 艾陵之戰

齊國的一把手陳恒專權,想設法幹掉大將國書、高無丕等人,就讓他們率十萬大軍去討伐魯國,理由嘛,上次魯國欺負了咱國君的小舅子邾子益,這仇必須得報啊。

這時候,孔聖人正在魯國研究《詩》《書》《禮》《易》等學問,聽說齊國起傾國之兵要來找碴,就打發三好學生子貢去擺平這件事。

三好學生子貢可不是鬧著玩的,一趟齊國,一趟吳國,一趟越國,出了三趟差,這事就辦妥了。結果是:魯國太小,不值得一打,陳恒決定給諸位將軍找個勢均力敵的對手——吳王夫差。越王勾踐對夫差大拋媚眼,表示願意出兵讚助,於是夫差決定放心放膽地去和自己霸業的絆腳石——齊國——幹一仗。魯國一高興,也願意給吳國打下手。

說幹就幹,公元前484年,吳王夫差集結了十萬精銳部隊,一路北上,然後繞道齊國西麵的魯國,自西向東,接連攻下齊國的博城和贏城,氣勢洶洶地向齊國的都城臨淄殺奔而來。

這邊,齊國領導人也不含糊,率大軍從汶水沿淄水而上,迎頭截住南蠻。兩軍在艾陵遭遇,倉促中,吳國先鋒官胥門巢被齊兵擊潰。

齊國大將國書一看,南蠻也不咋地嘛,就命令士兵,下次開戰前,每人帶長繩一條,為什麼呢?因為啊,吳蠻子的習俗,都不留頭發,腦袋哢嚓下來,沒法捎帶,就用長繩子來對付了。

沒幾個時辰,吳王夫差率大部隊趕到,大罵胥門巢丟臉。這時候,魯國友軍也前來會合,大軍在艾陵西五裏安營紮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