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傒、呂不韋兩人為了招待諸國使臣忙得爛頭焦額,後宮裏的趙姬嫪毐也沒閑下,趙姬有事無事就以拜見之名借機羞辱華陽夫人。
嫪毐聽從廖異的建議盡心服侍趙姬,令得趙姬對嫪毐癡迷不已,對嫪毐的話更是言聽計從。
野心膨脹的嫪毐不願錯失良機,慫恿趙姬籠絡朝臣,在朝臣麵前對自己示以恩寵。嫪毐借著趙姬的權利在鹹陽漸漸名聲鵲起,甚至公然對抗官吏。官吏畏懼趙姬的權勢,不敢處置嫪毐的隻得步步退讓。
燕國使臣備好重禮上門拜見熊啟兄弟,熊啟兄弟二人熱情招待燕國使臣。
齊趙兩國屯兵燕國邊境,尋求援助已是迫在眉睫,燕國使臣不敢拖遝直接向熊啟道來意:“公子啟,齊趙聯軍屯兵於邊境,大王讓我向楚國求援。”
熊啟不解開口問道:“如今你我皆在鹹陽,為何不向秦國求援?”
楚國使臣麵露難色:“實不相瞞,來之前我已拜見過太尉,太尉並未允諾。我等想去蒙府拜見蒙驁,隻是蒙府這些時日閉府謝客不曾見到。”
熊啟沉吟不語,心裏盤算著楚國能否得到好處,就眼下的局勢來看,齊趙聯軍應該是強過燕國。
燕國與楚國中間還隔著一個魏國,相助齊趙即便楚國奪下燕國城池遲早也會被魏國齊國奪走,若是齊國願意將割讓齊國的城池,楚國幫助齊趙也無妨。
自然楚國若是出兵幫助燕國攻打齊國才對楚國最有利,齊國調兵前去攻打燕國後備空虛根本無法阻擋楚國大軍。
熊啟擔心的唯有秦國,五國合縱、秦齊連橫,秦齊兩國距離遠國土也不相鄰,兩國向來以盟友自居,熊啟在秦國多年對秦國兵力相當了解,任何戰爭隻要有了秦國參與呈一邊倒的場麵,秦國名將張唐去了燕國,誰又肯定秦國不會出兵。
思索良久的熊啟突然開口問道:“張唐如今可是取代了將渠為相?縱橫蘇家是不是去遊說魏王了?”
“回稟公子啟,張唐還不曾替燕王效命,至於縱橫家之事在下不知。”
熊啟起身:“楚國國都相距太遠,你且隨我一同去麵見秦王,若有秦國出兵燕國無憂。”
熊啟領著燕國使臣進宮拜見嬴政,得知燕國使臣的來意,嬴政讓宦官下詔令百官進宮商議此事。
大殿之中,秦國有地位的朝臣齊聚一堂,就連白發蒼蒼的前相蔡澤也在其列。嬴政開口提及了燕國使臣求助之事:“眾卿覺得我秦國應該出兵相助與否?”
呂不韋開口說道:“秦國既然將張唐送給了燕國,燕王若是重用張唐何須秦國出兵相助。秦齊交好怎能做出違背承諾之事!”呂不韋說完朝堂之上附和之聲寥寥無幾,那些時常跟在自己身後溜須拍馬的朝臣正眼觀鼻鼻觀心。
贏傒心中一樂挑釁的看了呂不韋一眼,開口道:“大王,齊趙聯軍燕國不敵,秦國理當出兵震懾,若是讓齊趙兩國占領燕國,日後恐怕對秦國不利。”贏傒話音落下,附和之聲甚至還不如呂不韋,感受到呂不韋眼神裏的奚落,贏傒臉色漲紅了幾分。
丞相太尉意見相左,禦史大夫屠岸賈犯了難兩人他都不想得罪:“大王,太尉之言有理,不過秦齊向來交好,秦國隻需針對趙國即可,大王曾經受質於趙受了趙國羞辱理應讓趙國割城謝罪。”
“屠禦史,言之有理。”,屠岸賈話音剛落,贏傒便迫不及待的附和道:“秦國不宜對齊國用兵,不過禦史大夫的策略可行,我大秦隻是針對趙國並不曾毀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