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價值激勵——給你你要的(3)(1 / 3)

領導的價值激勵的突破點還在於,打破一味地自上而下的激勵方向。價值激勵並不是單向的激勵,不僅僅是上級激勵下級、上級整合下級。21世紀是人人都是領導的世紀,21世紀是下級可以整合上級、弱勢可以整合強勢的世紀。引用一句話來表述——“生氣勃勃的社會主義實踐是人民群眾自己創造的”。

今天處於底層、處於邊緣的群體,他們活出自己生命價值的衝動和活力,比起資源擁有者甚至更為強烈。領導者能否順其自然、因勢利導是一項重大的考驗。換位來看,被領導者、相對弱勢者為了實現價值,不妨把領導者、資源擁有者、利益相關者都當做價值實現的平台和夥伴,對各方資源進行整合。活出生命的意義,不在於如何擁有大的資源後得到應有的回報,而是即使隻有微小的資源,通過自己的腦袋和知識,在給別人帶來價值的同時實現自身的價值。

領導者真正創造價值,並不隻在於領導自身,還在於下級是否能得到領導的認同和支持。下級所提出的想法要得到領導的認同和支持,必須是從領導所在的高位而言是有價值的,對於全局而言是有價值的。所以每一個管理的層級,每一個崗位的角色,都有創造價值的可能,都有給全局帶來價值的機遇。如今任何一件事的成功,都涉及跨部門的配合,涉及利益相關者,因而必須持有一種“空杯”與“換位”的視角,思考相關者需要的是什麼,需要自身如何配合,要實現配合和整合,必須從平時就善於積累自身的資本,當大家要創造價值的時候,迅速地形成合力。如今一項事業的成功,最前沿的關鍵是客戶關係的把握,客戶是給我們創造物質價值的人,我們所提供的產品、服務,如何長久地給客戶帶來他們所要的價值,甚至是超出客戶希望和滿意度的價值,這也是一種價值激勵。要走出價值激勵的誤區,關鍵在於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自己心中的價值就是對方心中認可的價值。

有一個例子,一家企業的領導滿心熱誠地想要激勵士氣,推出在休息時間組織員工集體看電影,想當然地認為這會是一項受群眾擁戴的福利活動,但事實是許多員工並不願意參與卻不得不抽出私人時間來應付,員工認為這是一個官僚主義的增加負擔的活動。從領導願意放電影,一定是群眾有反映而直接做出的決定。如果滿足群眾需求創造價值都這麼簡單的話,確實領導和群眾是一樣的,沒有自己的獨特價值。領導的價值在於正確判斷群眾的需求。怎樣在群眾直觀表述需求的情況下,能夠進行分析思考,拿出群眾叫好的東西,而不是個別的群眾叫什麼就把個別群眾叫的東西普遍去推廣,這樣做,十有八九是出力不討好的。形象地打個比喻,女人櫥櫃裏永遠少一件衣服,永遠想上街買衣服。領導說:“你要衣服我給你一套衣服,讓所有需要衣服的女人都滿足。”這是一種笑話,而我們很多領導還在做這種笑話。女人提出要衣服,領導不應該是給一件衣服,而是應該換位成裁縫,根據女人直覺做衣服。領導者在領導過程中必須集中起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堅持下去,做出一個決策,讓大多數群眾都覺得“這就是我想要的”。簡單地根據一個群眾提出的想法就做決策,這隻能說明領導沒有用腦工作、用心工作,領導者並沒有在為員工提供精神產品方麵動腦筋。許多需求並不是領導者想當然的,事實上,同樣是福利活動,如果不是看電影,而是為郊區的員工配置大巴便利地往返市區,或是為員工改善寬帶網絡條件,為員工創造互相交流的社區等,想必更切合員工的真實需要。在很多情況下,被領導者並不知道什麼是我要的,但知道什麼是我不要的。被領導者所需要的往往需要領導者深入思考,從而提出被領導者眼前一亮的價值方案,讓被領導者感覺到“這就是我要的”。

有時,人的很有生命價值的火花一閃即逝,如果捕捉到並加以激勵,對其一輩子都影響深遠。好比學生時代班主任的一句表揚,可能鼓勵其自信的生發,激勵其一生的追求。生命中總有一些非物質利益價值的閃光點,如果領導者能及時發現,對其加以激勵,創造實現的“橋”與“船”,下屬對領導的感覺相信會截然不同。

實現生命意義的價值激勵,對領導者的要求是很高的,它要求領導者善於換位,善於“空杯”,不想當然,因材施教。一方麵,這是一種走下神壇、謙卑的服務理念,它要求我們不斷體驗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的真髓;另一方麵,從宏觀角度看,在如今服務經濟成為國家、民族、企業都想占據的創造競爭力的價值製高點,創造價值的關鍵都在於服務。創造實現生命意義的價值激勵,我們還要體驗鄧小平同誌“領導就是服務”的名言。即服務就是善於發現別人的價值,引導大家共同創造價值。